那天的罗马城一直阴沉着脸,当我们穿过威尼斯广场来到特雷维喷泉时,大雨倾盆而降。从此往左,沿着小巷步行不到100米,便可以走进西班牙广场,可导游却领着我们走向右边的小街,去游览罗马的另一个著名景点——万神殿。
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万神殿确实值得一看。但作为一个有着文学情结的人,我却更愿意亲身贴近西班牙广场,因为它一直是我心仪的浪漫之地。
万里迢迢到了罗马,并且已经来到西班牙广场的近旁,却与其失之交臂,这成了我心中的隐痛。
知道这个西班牙广场,是很久以前的事,我曾用数年专攻过西方文学艺术。我发现欧洲很多大文豪、大艺术家都有与西班牙广场相拥相亲的经历。诗人拜伦、歌德、勃朗宁、雪莱,作家巴尔扎克、司汤达、易卜生、果戈理,音乐家肖邦、柏辽兹、比才、李斯特、瓦格纳等,都曾在这个广场附近的街区居住过,他们生前都喜欢到广场漫步,或坐在大台阶上看书,默想心事,或与朋友在那家名叫格雷科的咖啡馆里约会聊天。英国大诗人济慈连生命的最后时刻都是选择在这里度过的,就在大台阶靠右边的一间房子里。这里现在成了济慈和雪莱纪念馆,展有他们的手稿、书信、遗体面模和照片等资料,这里是文学艺术爱好者的景仰之地。
我们国内的广场,大多宏大、气派,但却往往因为缺乏文化内涵而显得空洞。在欧洲,我到过许多闻名遐迩的广场,它们都小得令人惊讶,甚至远不及我们一些乡镇所建的广场大,却都有强大的文化和历史作支撑,因而具有巨大的内在张力。其间的一砖一瓦、一挂一饰,都有着历史的纵深感,能够让你在它身上延伸无穷无尽的思绪,让人看上一回便难以忘怀。
虽然无缘相晤,但阅读过一些资料,我还了解——西班牙广场得名源于广场南面的一座房屋,那里曾经是西班牙驻罗马教廷的大使馆;从西班牙广场往北面看,山坡上有一座精美的小教堂,那是1495年法国人建造的圣三一教堂。连接教堂和广场的是一段宽大舒缓的台阶,这段台阶是法国大使馆出资修建的,但因了广场的名字而被称为西班牙台阶,共有137级,它的“形体”曲直不一,错落起伏。这个台阶是罗马最活泼生动的地标之一,只要天晴,台阶上便人山人海,不仅有旅游者,本地人也喜欢把这里作为约会碰头的地点,也因为坐在台阶上可以尽情眺望罗马城的美景。西班牙台阶建于1725年,但真正蜚声世界却是因为上世纪50年代,一部叫《罗马假日》的电影。给观众印象最深的镜头当数扮演公主的影星奥黛丽·赫本坐在台阶上吃冰激凌,旁边则陪伴着影帝格里高利·派克扮演的记者乔,这对金童玉女演绎的一段浪漫故事,使西班牙广场风靡世界。
在西班牙台阶前有一座破船喷泉(见上图),这是巴洛克大师贝尔尼尼的父亲彼得罗·贝尔尼尼在16世纪末改建的。据说它是为纪念1598年罗马大水灾而建的。当时,台伯河泛滥成灾,河水一直淹进了西班牙广场,洪水退后,一条破船遗留在广场。后来,彼得罗以此为题材设计了这座奇异的喷泉。
遗憾的是,以上这一切都是从纸上得来。
我不知道这辈子是否还有机会去欧洲,去意大利,去罗马。如果能再一次走进罗马城,无论如何我也要到西班牙广场去走走。最好是下着雨,撑一把伞,到破船喷泉边撩一撩清澈的水,去宽敞的西班牙台阶上静坐一会儿,然后再到格雷科咖啡馆去喝上一杯热腾腾的咖啡,让自己的思绪穿过时光隧道,去邂逅那些我所景仰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