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深 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GDP含金量,哪个省更高
洛阳网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3 月 2 日 星期    【打印】  
GDP含金量,哪个省更高
  核心提示

  用什么来衡量GDP的含金量呢?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学部委员程恩富认为,“GDP含金量”、“人性化的GDP”与“幸福指数”、“幸福感”基本上是一致的,其核心都是“提高居民收入”。

  1 “失衡”的增长

  目前,我国经济总量、财政收入位居世界前列,但居民收入水平及增长速度却不能与之匹配。公开数据显示,1978年~2007年,我国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15.65%下降到11.15%;全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62.34%下降到42.60%。

  与此同时,1978年~2007年的GDP年均增长速度是9.8%,居民收入年均增长速度是7%,居民消费支出年均增长8.8%。居民收入增速不仅低于GDP增速,还低于消费支出增速。

  正是由于这个比重的不断下降,才导致了我国经济的失衡状态,即当下的GDP比重中,国内居民消费不到35%,而投资与净出口却占了65%,由此形成了典型的投资扩张而内需不足的经济模式。

  相应的,我国各级部门行政开支比例却不断上升。当前,我国行政费用开支占财政收入的26%,而日本只占3%,欧洲许多国家也不到4%。近20年来,我国每年的GDP增长率不到10%,而税收和行政费用的开支增长速度都在20%~30%。

  多年来,很多地方政府受“唯GDP论”影响,把过多的资源用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既影响其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也制造了财政饥渴,还迫使地方政府想方设法拉高财政收入,从而直接影响居民收入。结果使居民收入增速赶不上GDP增速, 更赶不上财政收入迅猛的增长。

  数据显示,在“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增速超过10%,而财政收入年均增速在20%左右,远远高于同期居民收入增速。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学部委员程恩富认为,在科学发展的前提下,改善民生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衡量经济发展程度与经济实力,不只是看GDP指标,首先应看民众收入多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高低以及“幸福感”的高低,这体现了GDP的含金量。否则,单纯的GDP增长是毫无意义的,此种GDP对公众来说没有多少吸引力。

  “当前,中国经济仍然面临着资源、环境、体制、科技等方方面面‘瓶颈’因素的制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吕本富认为,“‘十一五’期间,我国先后采取了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内需拉动居民消费、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等措施,但短期内不可能有明显效果。”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依然是比较粗放的,靠拼资源、大量消耗土地、搞人海战术获得快速发展的,经济发展依然面临‘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局面。”吕本富强调。

  2 中国需要“人性化的GDP”

  2010年9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致词中,提到了“包容性增长”这个词。

  有关专家认为,这是一个包含“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等深意的新概念,这被认为是中国领导人在“调整、酝酿新的发展战略”的重要信号。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内容包括公平正义体现核心价值、调节个税缩小贫富差距、形成成熟的公共生活领域、实现“共同治理”、扩大内需重在引导居民消费等几大方面。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五大目标,其中居民收入较快增加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居民收入分配改革以及居民收入预期指标的设计,在“十二五”规划中肯定有具体明确的指标,特别是要根据建议提出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要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要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同步这一重要原则,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制定具体目标。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在一次谈话中表示,“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的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十二五”规划政策的着力点应该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

  而正如学者所言,从“藏富于国”到“还利于民”目标的提出,意味着国家将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提升到更重要的战略高度。而从长远来看,这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区域差距、提高国家发展质量的战略转变,也是今后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内生力的最原始的助推点。

  因而,有评论认为:“重视GDP的增速的同时,不忘提高居民收入、提升民众‘幸福感’,只有这样‘人性化的GDP’,才会被最广泛的民众所接受和喜爱。反哺民生,让大众尽享发展红利之举,这种‘人性化的GDP’,才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关键,才是人们幸福感的坚实保障。”

  3 GDP含金量:上海、北京、安徽位列前三

  那么,用什么来衡量GDP的含金量呢?

  程恩富认为,“GDP含金量”、“人性化的GDP”与“幸福指数”、“幸福感”基本上是一致的,其核心都是“提高居民收入”。

  怎样才能计算出GDP的含金量,体现“人性化的GDP”呢?

  对此,《中国经济周刊》旗下智囊机构中国经济研究院通过为期3个月的专家调研、统计、计算,绘制出了“2010年全国各省、区、市GDP含金量排名”。

  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开忠提供了对应的计算公式:先计算出“人均GDP”,即用“当地GDP”除以“常住人口”;然后用“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人均GDP”,得出的“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相当于人均GDP的含金量。

  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没有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相关指标。这些指标又将如何计算出呢?统计学专家表示,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是近似值,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似值。

  根据杨开忠提供的计算公式,从全国各省、区、市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经济周刊》计算得出了全国各省、区、市的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即GDP“含金量”,绘制出了“2010年全国各省、区、市GDP含金量排名”。对此,有关专家认为,这大致可以看作是人均GDP的含金量,或是居民收入的幸福指数。

  该表格显示,2010年31个省、区、市GDP含金量排名依次为:

  上海、北京、安徽、贵州、广西、海南、江西、云南、重庆、浙江、广东、黑龙江、福建、四川、湖南、天津、吉林、湖北、山西、宁夏、辽宁、甘肃、江苏、河南、河北、陕西、山东、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古。

  在这里,人均GDP是分母,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似值是分子,也就是说,人均GDP高的反而不一定好,还取决于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似值的高低。

  数据还显示:GDP高的省份,GDP含金量排名并不靠前,很多还很靠后。2010年,GDP总量前5名的省份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其对应GDP含金量排名则为:第11位、第23位、第27位、第10位、第24位。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贵州的GDP总量排第26位,其GDP含金量却为第4位。

  与2009年各省GDP含金量相比较,排前两位的上海、北京的位次没有变化,而西部省份位次提升较为明显,位次提升幅度最大的是贵州、广西,由2009年的第11位、第12位升至2010年的第4位和第5位;贵州、广西、云南首次进入GDP含金量的前10名;此外,天津、四川、河南位次也有明显提升;而黑龙江、浙江、海南等出现位次下滑。

  (据《中国经济周刊》)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