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背景
“作风硬,洛阳兴”。2月9日,市委书记毛万春在全市“环境创优年”动员大会上指出:作风建设历来是我们党攻坚克难的“传家宝”。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洪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一项重要工作:提升效能,优化环境,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那么,作风建设这个我党攻坚克难的“传家宝”在今天应如何运用呢?作风硬又该硬在何处,如何硬起来?两会上,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各抒己见、出谋划策。
“硬战役”需要“硬作风”
市委九届十六次全会明确,洛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福民强市;总体发展布局是“一中心五组团四支撑”;基本定位是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中原经济区重要经济增长板块、生态良好的宜居山水城市、特色明显的新型工业化城市、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基本路径是产业兴市、创新活市、精神立市、依法治市;基本保障是围绕福民强市总体目标形成的科学发展、平安建设、环境创优、效能提升、企业增效、安全生产六大指标考评体系和群众诉求反映事项办理机制;工作重点是“一抓三创”。
所有这一切要想变成现实,关键在落实,而落实就要靠过硬的作风来保障。全市“环境创优年”动员大会上对去年第四季度福民强市总体目标考评体系的结果分析显示,与去年第三季度相比,一些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升降幅度比较大。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实际推动工作的力度不同、作风转变的程度不同。这足以说明,作风建设对“环境创优年”的极端重要性,更足以说明作风建设对实现福民强市总体目标的极端重要性。
市人大代表王统建说,我市这些建设目标非常振奋人心,这一切都离不开环境创优。但懒惰症、扯皮症、虚假症、浮躁症等“机关病”仍在一些权力部门存在,当务之急就需要真正转变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领导方式,靠作风转变推动各项工作开展。
以“硬思想”培养“硬作风”
思想可谓一切行动的根源。要培养“硬作风”就应当有过硬的思想,以强大的思想武装指导行为,方能养成过硬的作风。
市人大代表张灿军认为,每一个机关工作人员都应当树立一个思想:群众至上。以群众满意为行动准则,将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全过程和落脚点都放在群众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上,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市政协委员梁敏认为,培养硬作风还应当树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理念,要学习市场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地区的先进经验,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努力使大项目、好项目在洛阳“开花结果”。
以“高效能”夯实“硬作风”
全市“环境创优年”动员大会曾提出,打好环境创优攻坚战,关键在工作作风,核心在政府效能,落实作风硬首先应当提高素质、转变作风、提升政府效能和执行力。
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将提升效能、优化环境、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作为我市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着力增强发展意识、为民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廉政意识等五种意识,努力创造全省最优、全国一流的发展环境。
增强发展意识就是要凡是有利于洛阳发展的事都要紧盯不放、多办快办,注重实干实效,在实干中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增强为民意识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企业发展至上的理念,增强公仆意识、服务意识,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抓起,从群众最困难的事情帮起,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
增强责任意识就要多为发展想办法、少为推诿找借口,该办的事情要快办,特殊的事情要特办,外地的经验要参照,改进运行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减少办事环节、压缩运转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增强法制意识就是要自觉接受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监督约束机制,确保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增强廉政意识就是要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案件督办力度,对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严惩不贷,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力戒奢侈浪费;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提出,提高政府效能、落实作风硬还应当做到压缩事项办理时限、坚决兑现承诺事项、优化工作流程、落实首问负责和责任追究制度,还要充分发挥群众、新闻媒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环境创优督导组和市委、市政府的监督作用。此外,领导要做好敢于负责、敢于碰硬的表率,做好服务大局、服从大局的表率,做好转变作风、提高效率的表率。 本报记者 连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