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深 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窃听手机卡诈骗背后
洛阳市信息产业人才需求发布
洛阳网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3 月 4 日 星期    【打印】  
受骗者失声 破案成本高
窃听手机卡诈骗背后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近日,手机窃听SIM卡卖家的诈钱骗局被揭秘。随后记者调查发现,从交易过程转向骗局背后,是一群沉默的受骗者和一群面临查案困境的刑警,他们同样值得关注。

  教授打假

  两张同号SIM卡

  无法同时使用

  “我认为是不可能的。”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高校电子与信息系教授,在看了卖家“李总”给记者发来的SIM卡推销短信后,如是断定。

  该教授解释,只知道手机号,是无法获取对方SIM卡里的密码的,复制更无从谈起。

  如果卖家拿到窃听目标的手机卡,并且复制出一张相同的SIM卡,是否意味着能够成功窃听?该教授同样否认了这种假设。他解释,网络对SIM卡具有排他性,也就是说,两张卡无法在一个网络里同时使用。假设根据卡A复制了卡B,要么是卡A连上信号,要么是卡B有信号。

  “既然两个卡同时有信号都不可能,怎么可能窃听呢?”教授反问道。

  记者咨询了一名办案民警,该民警对教授的说法深表认同。他举例,自己为了办案曾请技术人员复制另外一张和自己手机号码相同的SIM卡,两张卡同时使用,但当外界电话拨通自己的号码时,永远只有一个SIM卡有反应。

  民警拍案

  这是一场心理诈骗术

  “这是一场心理的博弈,你可以称它们为心理诈骗术。”昨日,一名刑警如是剖析复制手机SIM卡窃听骗局。

  民警告诉记者,卖家诈骗的第一步是“广泛撒网”。“李总”通过群发短信,等待买家上钩。而一旦有买家咨询,则以“先验货后付款”、“当面交易”等手段牢牢吸引客户。

  和买家约定交易时间场所之后—— 场所往往定在银行门口,卖家虽承诺出现但迟迟不露脸,只是打来电话通过改号软件显示窃听目标的手机,让买家信以为真。“实际上通过软件改变显示号码的诈骗案例非常普遍,也不难操作。”民警称,这是诈骗第二步,“请君入瓮”。

  如果以上方式均不能得逞,卖家此时便会使出最后一招即“虚声恐吓”:通过威胁的手段逼迫买家给钱。由于卖家索要的钱财并不算太高,一般都在1000元以内,一些买家害怕被报复,或担心自己身份暴露,被迫把钱汇过去,期待用小钱息事宁人。

  民警说案

  “非接触性诈骗”破案成本高昂

  “打着手机窃听的幌子进行诈骗的案例其实很多,但是真正到我们局来报案的,你是第一个。”某分局一名老民警坦言。

  “这种短信,我也收到过很多次。我周围不少朋友都问我,是不是真的能窃听。”一名民警一边说一边掏出手机。

  诈骗分子屡次自己撞“枪口”,为何仍能“如入无警之地”,继续猖狂行骗?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经侦队队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受骗当事人的集体失声外,警方破案最大的难题在于追捕成本高昂。

  这种由始至终诈骗嫌疑人均未和受骗人接触的案件,警方一般将之称为“非接触性诈骗”。以记者暗访的事件为例,卖家留下的线索只有手机号和汇款账号,但“诈骗嫌疑犯极少使用实名手机号码和自己身份证开的银行账户”。

  正因为诈骗嫌疑犯留下的线索少而且可变,如何确定嫌疑犯身份、如何定位对方行踪,便成为警方破案的第一道坎。而若确定其在外地,跨省追查的经费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该经侦队队长也表示,虽然这类诈骗案件存在各种操作上的困难,但是警方依然在探讨多种突破途径,随着侦破手段的升级和跨省合作的深入,技术、资金等问题会得到解决。

  然而,在上述教授的眼中,这些五花八门的手机监听器所用原理仍然离不开SIM卡,和直接声称复制SIM卡并无不同。教授认为,可能成为压垮市民手机隐私安全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SIM卡,而是智能手机。教授说,现在大多数市民都用上智能手机,然而每一部智能手机相当于一台电脑,能够联网,这就给了实现窃听的技术可能。

  困局探因

  ■ 我从业10多年,还未见过用复制SIM卡成功窃听通话的案子。

  —— 一名民警直言,窃听技术肯定是存在的,但民间使用少有听闻。

  ■ 由于卖家索要的钱财并不算太多,一般在1000元以内。一些买家害怕被报复,或担心自己身份暴露,被迫把钱汇过去,期待用小钱息事宁人。

  —— 民警认为,诈骗者正是掌握了买家的心理,才得以诈骗成功。

  (据《南方日报》)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