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1版:首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社区明星”李虹
关于在全市开展向李虹同志学习的决定
希望路跨伊河大桥浇筑桥墩
距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
市消协公布
2010年度投诉十大案例
近期高铁
全面实行车票实名制
幸福搬迁路 旧貌换新颜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1 年 3 月 9 日 星期    【打印】  
幸福搬迁路 旧貌换新颜
——初春再访洛阳嵩县红崖村
  新华社郑州3月8日电 (记者 刘雅鸣 李亚楠)地处豫西山区的洛阳嵩县黄庄乡红崖村曾是河南有名的贫困村,156户居民散居在十几平方公里的深山沟中,没路没水更没电,“小伙光棍,闺女他嫁”,2003年记者访问该村时,其人均年收入尚不足630元。

  时隔8年的初春时节,记者再访红崖村。在政府帮扶下,村民已全部住进了规划整齐的扶贫新村,标准卫生室、学校、敬老院、社区服务中心、便民超市、休闲广场、水泥路等一应俱全,人均年收入已增长到2800元。

  从嵩县县城到大山深处的红崖新村,已是全程水泥路。之前,只有一条骡马都难行的崎岖山路连接着红崖村和外界。不到半个小时,记者来到红崖新村。整齐的农家小院统一粉刷成淡黄色,村里非常整洁,有专门的保洁员打扫,休闲广场上还有供村民活动的健身器材。

  记者来到54岁的村民姚献家里,水泥地院子里停着一辆摩托车,屋内地板砖锃光瓦亮,组合家具上摆着两台电视,可以收看35个台。

  姚献的儿子在青岛做厨师,一个月2800元,女儿在洛阳一家超市做服务员,一个月1500元,儿子春节回来给家里留了2万元。“这些钱都是给他结婚用的,今年冬天就结婚了,媳妇也在青岛。”姚献说。

  人口的流向最能反映红崖村的变化。黄庄乡党委副书记张培红说,红崖村原有800多口人,由于贫困,村里人多外出自谋生路,搬迁时,村里只剩不到500人,现在却有20多户远走他乡的村民申请将户口再迁回村里。

  在政府引导下,村民们积极发展林业、养殖业、种植业等。61岁的李丰君和老伴在紧邻新房的老宅子里养了30多只长毛兔,一年能收入2000多元。

  不过,由于这些产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村民的收入并不稳定,外出务工仍是主要收入来源。姚献告诉记者:“现在温饱不成问题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家里挣不到钱。”

  黄庄乡乡长常国强告诉记者,政府正在想方设法发展本地产业。在红崖村村委会旁边,一家投资320万元,能容纳300到500名劳动力的手套加工厂正在兴建。

  红崖新村于2006年建成并完成搬迁,总投资800多万元,是洛阳嵩县搬迁扶贫的典范。截至目前,嵩县已累计投入资金5亿多元,建成搬迁安置小区120个,搬迁深山群众6329户26345人,为深山区群众彻底告别贫困创造了条件。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