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0版:涧西新闻·声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工作出重拳 实现两提升 力求三满意
送上鲜花表祝福
百岁老人乐开怀
涧西区第一所乡村少年宫建成
农村孩子上大学有没有用
是“楼坚强”,还是责任缺失?
北方社区获殊荣
求职送岗位
方便暖人心
做慈善,
就该计较每一分钱
思想火花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 年 3 月 11 日 星期    【打印】  
农村孩子上大学有没有用
  核心提示

  农村孩子也有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权利,这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公民素养提高所必需的。教育所要承担的,不仅限于教育任务,还有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在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联组的分组讨论会上,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语出惊人:“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一看到这样的消息,我就知道王平要“火”了。如果她这两天有工夫上网瞅瞅,一定可以亲身体验到,被无数板儿砖劈头盖脑砸下来是什么感觉。

  对于这句话,我的观点是:砖,必须要拍。这是态度问题,不能含糊。但我想说的是:往哪儿拍?怎样拍?拍完以后,是不是要思考点儿什么?若是只玩“有了快感你就喊,拍完板砖不再管”,有什么意义呢?

  我试图以最大的善意去理解王平的话:一、她可能是想为广大农村家庭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省点儿钱。毕竟,现在上大学不比前些年,太耗钱了,一个条件差不多的家庭,供养完一个大学生之后基本上也就返贫了。稍微差一些的,就要靠借钱、贷款来支撑,太不容易了。二、有相当一部分无权、无钱、无背景的“三无”大学生在城里特别是在一线大城市里,生活的确艰难,买不起房子、娶不起媳妇、蜗居在城中村里艰苦度日,还要受当地人歧视、被有关部门变着法儿地往外轰。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王平的话并非完全不可接受。

  我之所以不认同王平这个观点,是因为王平说这话的时候,忽略了教育的功能与本质及当前的社会现实。简单地说,农村孩子如果能留在农村,为农村发展作贡献,这当然是好事儿。但问题是,农村孩子也有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权利,哪怕为此付出的代价再高,这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公民素养提高所必需的。再说了,无论是资金、政策等各种公共资源配置一直都在往城市里倾斜,好像城市人是亲生的,农村人就是后娘养的,人凭什么就得待在农村受苦受穷?他们回去做什么?追求更高的收入,更体面的工作,更舒适便利、更有保障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本能,更是他们的权利。

  再者,我以前就说过这样一段话:众所周知,我们依然处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富人和穷人两个阶层由于其掌握社会资源与取得成功难易程度上的巨大差别而壁垒分明。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所要承担的,就已经不仅限于教育任务,还有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它是在阶层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桥梁,是平衡其关系、柔化其壁垒的重要手段。我们只需要设想一下:假如农村孩子都不去上大学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

  所以,王平的话实际上暴露出了如现行教育体制弊端重重、城乡及地区间发展极不均衡、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等诸多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农村孩子要不要上大学或上大学有没有”这个范畴。如何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冀彦伟)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