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深 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桃花源”里种树人
个税起征点全国统一
暂不以家庭为单位征收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3 月 11 日 星期    【打印】  
一架山,一座院,一家人,“一根筋”,一片林——
“桃花源”里种树人
本报记者 赵志伟 见习记者 尹亮
特约记者 高文治 /文 张小江/图
  杨中建和吴财宝年轻时的合影。
  杨中建和吴财宝夫妇谈论起往事和他们种树的经历时,像是有说不完的话。
  核心提示

  在洛宁县长水乡的深山里,78岁的杨中建和71岁的吴财宝,用20余年的时间,靠一镢头一镢头的努力,硬是让一座荒山披上了绿衣。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发现,在“绿色坚守”的背后,还藏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从洛宁县城向西,翻过一道道山梁,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越野吉普终于抵达长水乡三龙庙行政村张法市沟村民组——在崤山山脉的沟岔里,坐落着一个农家小院。

  当天是3月8日。初春的太阳,将强烈的光线投射到漫山遍野的刺槐、板栗、李子等大大小小的树木枝条上,大山因有了这些而充满了生机。

  陪同我们采访的县新闻中心的同志介绍:“这占地2000多亩的24万余棵树,都是杨中建、吴财宝老两口一镢头一镢头,花了20多年时间种下的。”

  一架山,一座院,一家人,“一根筋”,一片林,这“五个一”形象地概括了两位老人的“绿色坚守”。然而,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发现,在执著坚守的背后,还藏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A  从上海的弄堂到洛宁的山沟

  今年78岁的杨中建是土生土长的洛宁人。他的老伴吴财宝71岁——单从外表看,这位双手满是老茧、讲一口洛宁话的老人,与当地的农妇没有任何区别。

  但是,当说到自己的老家在“上海市静安区常德路附近的弄堂”时,吴财宝用的是流利的上海方言。离开家乡半个多世纪了,大上海的繁华与喧嚣,已在老人身上荡然无存。

  历史翻到上个世纪50年代。刚刚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归来的杨中建转业到西安的一家企业。人还没有到单位报到,他就被派往上海富中机械厂学习车工操作技能。

  机械厂的食堂就在吴财宝家楼下。吃过晚饭,20多岁的杨中建经常和同事在食堂里打乒乓球。一来二去,高大英俊的杨中建吸引了妙龄少女吴财宝的目光。

  吴家有8个子女,吴财宝是老大。随着二人交往的深入,吴家渐渐接纳了杨中建——于是,亭子间热闹的餐桌上又加了一双筷子,吴财宝的弟弟、妹妹又多了一个北方大哥哥……

  1958年7月1日,杨中建和吴财宝结婚了。婚后,他们把家安在了西安。

  1962年,两个女儿的到来使这个四口之家充满了欢声笑语。然而,“三年困难时期”的生活压力,迫使杨中建不得不作出一个艰难的选择——为了填饱肚子,他决定放弃城市户口,带着上海媳妇和两个宝宝回自己的老家洛宁,到大山里当农民。

  吴财宝对丈夫的决定投了赞成票。老人回忆道,当时,孩子他爸已经是车间团支部书记,国家也号召、动员大城市的居民到农村落户,以减轻城市的供应压力,“他的举动在全车间带了个好头”。

  其实,妻子的赞成票背后,是对丈夫的无限信任。杨中建曾经不止一次地对从未到过农村的吴财宝说:“俺能吃苦,只要有土地,咱全家生活肯定没问题!”

  当年5月,一家老小带着全部家当来到了洛宁——从上海的弄堂到豫西的山沟,全新的生活为吴财宝的人生打开了另外一扇窗。

  B  荒山成了“桃花源”

  从河底镇向阳村,到上戈镇的荒塬上,再到如今的长水乡三龙庙行政村,伴着大山深处的凛冽寒风和山中四季交替的风景,时间彻底把吴财宝塑造成一名农村妇女。她能端着大碗喝热乎乎的玉米糁汤,能吆喝着耕牛上坡犁地,能语速极快地用洛宁话与左邻右舍的姐妹唠叨孩子、收成和自己的丈夫……

  与此同时,这个家庭的成员人数在扩大,4个女儿、两个儿子个个都摔打成了棒劳力。

  日子虽然很平淡,但一天一天仍在传递着中国普通农民都有的一个梦想:如果有一天,不仅能实现温饱,手里还可以有点闲钱,那该多好?

  好日子说来就来了。

  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遍中国大地。农村开始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全面推广。

  对新生事物天然敏感的杨中建,在报纸的字里行间读懂了6个字:“要想富,先种树。”杨中建和吴财宝商量了几宿:光种粮食卖不上价钱,这周围全是荒山秃岭,如果都栽上树,那应该是一条致富捷径。

  其实,这家人在上戈镇生活时就种过少量的苹果树,他们有经验。

  1984年,杨中建夫妇正式开始实施“造林计划”。儿女们相继成家分开另过,杨中建和吴财宝就带着最小的儿子,每天扛着镢头爬到荒坡上,一镢头一镢头地刨坑,一棵一棵地栽树苗,一担一担地浇水。

  先是种耐旱抗寒的刺槐,后来又栽了柏树、板栗树、杏树和李子树,再后来,他们又在林间空地见缝插针地植下了一丛丛翠绿的竹子。20多年不间断地植绿,2000多亩山地上,漫山遍野全是树。一到春天或秋天,色彩斑斓的各种树木仿佛令人进入了“桃花源”。杨中建和吴财宝估算,他们种的树超过了24万棵。

  C  “植绿梦”仍在延续

  在杨家小院的院门上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花香满院春风至,下联是:喜气盈门幸福来。

  如今,老两口的晚年生活非常幸福。吴财宝说:“这里空气好,心情好。您想,家门口就是一个巨大的森林公园,这心里能不舒坦吗?”

  吴财宝还讲了一个小插曲。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吴财宝几十年后第一次回上海探亲,当时,她已经是“万元户”,多年不见的上海亲人对她这个“乡下人”高看得不得了。

  吴财宝说,那时候,乡下人比城里人收入高,生活更好,更令人羡慕。后来,母亲病重,吴财宝又回了一次上海。那是1999年,上海已经发生了巨变,越来越像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对于城市,她已经有了隔阂。她觉得,洛宁的大山沟应该是自己的最好归宿,生活好了,现在连大米也不想吃了,就喜欢吃自己种的小米、自己擀的面条。

  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两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语,互相提醒着记忆深处的往事,那份默契、那份体贴,令听者感受着久违的浓浓暖意。

  我们问:“这么多年,后悔不后悔?”吴财宝嘴角露出微笑:“不后悔,他对我太好了!”这时,杨中建接过话头:“她这个人品质好,要不,怎么能够跟我从大上海跑到这山沟里……”说罢,老人似乎又陷入了沉思。

  跨越了半个世纪的恋与爱,在这一刻,都化成了幸福。

  植树节快要到了。杨中建告诉我们,他们今年打算再种50亩核桃树。

  4个女儿都嫁在本乡,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吴财宝显然对此感到很骄傲。他们的大儿子在湖北一个葡萄种植园打工,从某种意义上说,也算子承父业。而小儿子,则与老两口住在一起,帮助父母延续着“植绿梦”。

  一家人,一座山,一片林。阅尽人世繁华沧桑,唯有“桃花源”里的真情和绿树永不变色。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