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深 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东汉石辟邪乔迁“新居”
是否符合低保标准 电脑一查便知
销毁民用枪支
本报愿做您的“传声筒”
今日水星“东大距”
公众有望目睹水星
洛阳网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3 月 23 日 星期    【打印】  
东汉石辟邪乔迁“新居”
洛阳博物馆新馆文物搬运工作结束,2万多件(套)文物全部运抵新馆
  石辟邪
  搬运石辟邪
  核心提示

  22日上午,东汉石辟邪从洛阳博物馆老馆起运,“乔迁”新馆。当日下午,随着重达7.8吨的东汉石辟邪顺利运抵洛阳博物馆新馆石刻专题展厅,这次洛阳博物馆新馆文物搬运工作圆满结束,新馆文物陈列工作随即全面展开。

  石辟邪乔迁新馆

  在石辟邪搬运现场,记者看到,老石匠们先是将石辟邪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然后将石辟邪连同承运座缓缓吊起20厘米,用了半天时间才将其挪到博物馆展厅门外。随后,工作人员用两根宽约20厘米的槽钢作为连接车厢与台阶的轨道,一点一点地将庞大的石辟邪请上货车车厢。在前后车辆的护卫下,22日下午,石辟邪终于被运抵博物馆新馆。

  据了解,石辟邪为东汉石雕,1992年出土于孟津县老城乡油坊街村,重7.8吨,高1.9米,长2.97米,宽0.9米,青灰色,石质细密坚硬。石辟邪呈奔走状,昂首怒目、张嘴吐舌、长尾曳地、头上有角、两侧生翼、浑身筋腱,十分威猛。 这件价值不可估量的文物,1993年进入市博物馆后就一直被作为“镇馆之宝”陈列在展览大厅入口处。

  建馆以来最大规模的搬迁

  洛阳博物馆书记周加申介绍,这次文物大搬家从2月11日开始,总共用了40天时间,先后出动搬家车辆250多台次,工作人员1900多人次,搬运文物23000多件(套)。

  据了解,洛阳博物馆始建于1958年,这次乔迁新馆是洛阳博物馆建馆以来最大规模的整体搬迁,无论文物搬运数量,还是工作强度都史无前例。国宝级的文物搬运更是这次新馆布展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确保每一件文物安全搬迁,工作人员倾注了大量心血。洛阳博物馆保卫科副科长马铮介绍,每一件文物的分拆、装车、运输、卸车等环节,都要考虑受力面、大小、装箱,全部都要详细编制记录,劳动量非常大。

  搬运工作有三大难点

  马铮介绍,搬运组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七八名专业的文物搬运工作人员,40天都是连轴转,因为这次搬运文物门类众多,保护措施也各不相同,工作量是以往单件文物搬运的几十倍。

  搬运难点之一是三彩文物。我市是中国三彩文物的重要发现地,目前出土的三彩文物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造型多样,这为搬运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特别是三彩镇墓兽,在搬运时要充分考虑文物所有的受力面。文物边角越多,受力面也就越多,安全保护措施也就越多,所以他们用棉布、海绵、泡沫塑料等对文物进行多层包裹。

  搬运难点之二是壁画。因为壁画属于平面土质文物,而我市出土壁画形制都较大,所以搬运难度可想而知。工作人员用宣纸、海绵、泡沫塑料、胶带纸等将壁画包裹,确保每一个边角都达到四层包裹,这样才能万无一失。

  搬运难点之三是石刻文物。由于体量巨大,所以这类文物必须一次性搬运到位,工作人员邀请偃师市府店镇的老石匠,采用传统人工形式进行搬运。

  随着石辟邪乔迁新馆,本次搬迁的两万多件(套)珍贵文物全部安全运抵洛阳博物馆新馆,新馆布展工作也进入了最后一个阶段——文物陈列布展。据悉,新馆陈列布展已经开始实施,14个展厅将全面布展。目前,洛阳博物馆已经聘请首都博物馆的专家对讲解员进行培训,下一步还计划对保管员进行培训,保证新馆顺利开展。

  记者 张晓理 李卫超 李燕峰 文/图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