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污染担忧加剧
核泄露或抬高国际粮价
尽管日本地震发生已有三周,由此带来的影响却远未平息。有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市场普遍猜测日本食品核污染加重,这可能刺激某些亚洲经济体的谷物进口量增多,从而推高部分国际粮食价格
尽管日本地震发生已经两周有余,但由此带来的影响却远未平息。随着日本政府已从多个地区的有关食品农产品中检出放射性物质严重超标,并作出禁止流通和禁止食用的决定,日本食品的核污染问题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有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市场普遍猜测日本食品核污染担忧加重,这可能刺激包括日本在内的某些亚洲经济体的谷物进口量增多,从而推高包括小麦在内的部分国际粮食价格。新加坡时间3月28日下午2时零7分,芝加哥交易所5月交付的小麦价格大幅上扬0.9%至7.3975美元/蒲式耳,而5月交付的谷物价格则上扬0.3%至6.9175美元/蒲式耳。
事实上,在日本地震发生后,受地震或将导致日本国内农产品需求减弱以及市场避险情绪的驱动,国际粮价曾在短期内大幅下跌。但此后,日本官方却明确表示,日本地震并不会降低本国的粮食需求。日本农业部23日表示,随着日本国内的需求并没有被地震以及海啸所损害,预计日本本财年的制粉类小麦进口量将上扬21%,从去年的426万吨上升至今年的516万吨。“这场地震并没有对小麦进口以及日本面粉生产造成大的伤害。”日本农业部谷物交易主管川白良说,因而不会对日本谷物需求带来负面影响。随着日本本地生产下滑以及天气问题,日本进口小麦的需求可能还会上涨。
而当前的核辐射问题则使得各方对于日本食品安全担忧加剧,这可能进一步刺激日本对进口小麦的需求。有迹象显示,近期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已对当地食品农产品造成严重污染,并有扩散趋势,这不仅在日本国内导致不少市民抢购农产品,还使得不少国家对日本出口的部门农产品发出禁令。27日有日本劳保福利部官员表示,日本食品的核污染问题可能加重。截至3月26日的最新消息,在东京和其他5个地区有99种产品被发现已遭受了核污染。“在日本食品污染之后,人们预计日本可能需要更多来自海外的没受到核辐射的谷物。菲律宾期货公司分析师认为,根据美国农业部的预计,作为全球第五大小麦进口商的日本本财年可能需进口520吨小麦,这与国际谷物委员会预计大致相同。
“随着核辐射问题的严重程度超出预期,这场地震带来的经济影响可能更趋复杂。”有经济学家如是表示。从国际粮价的角度看,日本地震可能会影响较大,尽管这种影响并不会马上显现。首先,地震可能在短期内对国际粮价带来负面影响,但是,日本毕竟是全球最大的食品进口国之一,它不仅是全球最大的谷物进口国,还是亚洲最大的小麦进口国。由于其国内资源有限,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如果以卡路里来衡量的话,日本民众所食用食品中的60%来自进口。因此,在地震海啸以及核辐射的侵袭下,日本农产品的进口需求或将扩大。第二,地震并没有使日元汇率走软,却使其进一步攀高,更为强劲的日元无疑为日本扩大进口提供了较好的支撑。第三,由核电站爆炸以及核泄露引发日本当局对核能的反思,将导致日本在未来一段时间对核能运用方面更趋谨慎,可能会更倚重油价以及生物燃料等。而众所周知,生物燃料的原材料将主要来自于农产品。
(3月29日《金融时报》莫莉/文)(完)2011/03/30
10:30
“金哨”变“黑哨”
折射出什么?
——足坛“名人”陆俊等落马的调查与思考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张宗堂
随着中国足坛“打假反赌”的步步深入,昔日足球场上风光无限的“金哨”“银哨”和部分前足协官员锒铛入狱。
近日,“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身陷囹圄的张建强、陆俊、黄俊杰、周伟新等足坛“名人”,一场场足球交易的黑幕被揭开。这些“球场法官”的忏悔,让人扼腕兴叹,更引发关于“如何拯救中国足球”的思考。
“金哨”陆俊:“工作努力不代表可以犯罪”
2003年11月9日下午3时,上海虹口体育场。中国足球甲A联赛正在上演同城大战,对阵双方是上海申花和上海国际。
之前的三次同城较量,上海申花未尝胜果。更重要的是,积45分、43分的上海国际和上海申花分列联赛前两位,比赛仅剩四轮,双方都为夺冠铆足了劲。
这一切,因赛前的一场交易,让比赛胜负似乎早早确定,也令冠军归属变得跌宕起伏。
参与交易的两个人物是:主裁判陆俊和中国足协女子部主任张建强。
两人在接受采访时承认:赛前两三天,张建强告知陆俊:给上海申花“关照”。相识20多年的老朋友陆俊心领神会:“行,我知道了。”
比赛在众目睽睽下进行,裁判不可能明目张胆。陆俊说,他主要是在严厉程度上对申花队予以照顾,“如果申花球员动作比较大,我会提示一下,要是对方队员,我该罚就罚了。”
比赛到60多分钟,刚被换上场的上海国际队球员沈晗因一个犯规,被陆俊直接出示红牌罚下,而之前对沈晗进行飞铲的上海申花队员则安然无恙。最终,上海申花以4:1的悬殊比分战胜对方,从而跻身榜首,并最终赢得“末代甲A冠军”。
“一两周后,申花方面派人把钱送到我办公室,两人把钱分了,每人35万元。”习惯了“帮熟人忙”的张建强说。
“我对这项工作是喜爱的,为这项工作付出很多努力。”陆俊说,但不管你怎么努力,如果分不清守法和犯罪的界限,一切都等于零,甚至连零都不如。
陆俊坦言,自己从“金哨”变“黑哨”也有“体制原因”。他说:“我去国际上吹比赛,没遇到过被收买的事。为什么回到国内,吹完比赛就发生这样的情况?我觉得还有一个氛围的问题,确实需要有一个监管机制。”
“银哨”黄俊杰:“官哨”让我违背了良心
2009年10月24日晚7时,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倒数第二轮,广州医药队主场迎战青岛中能队。
对广州队来说,此役胜负一定程度上决定球队能否完成“保八争六”的目标。而拥有三名国脚的青岛队,仍有降级之忧。
比赛两天前,尚未接到中国足协执法通知的裁判黄俊杰,就接到青岛队有关负责人的电话,请求给予“关照”。
果不其然,当天下午黄俊杰就接到时任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主任李冬生的通知,请他执法这场比赛并“关照”青岛队。
“领导安排我吹这场比赛,话说到这个程度,我怎么能以平常心去执法呢?”黄俊杰说,“我对广州队吹得严一点,对青岛队松一点。”比赛进行到73分钟,广州队主力球员徐亮打进一个任意球,被判无效。第85分钟,徐亮又与裁判发生口角,黄俊杰出示红牌直接将其罚下。
最终,本场比赛以0:0收场。几天后,徐亮被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处以停赛5场、罚款2.5万元的处罚。黄俊杰“安然无恙”。
因为在这场关键之战中拿到1分,青岛队最终实现保级,而广州队最终排名第9,没有实现“保八进六”的目标。黄俊杰则成为2009年足球超级联赛三名最佳裁判候选人,并最终获得第二名。
“这样的‘官哨’我吹得比较多。”黄俊杰说,“按照足协领导的意图达到了目的,我也算完成任务了,对我也是解脱。”只是,“御用”裁判黄俊杰没想到,虽然得到暂时“解脱”,但最终却身陷囹圄。
“我对不起父母,对不起球迷,唯一对得起的就是中国足协的那些官员。”面对记者的采访,黄俊杰泪流满面。
“国际级裁判”周伟新:错判点球彻底改变人生
2004年10月2日,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第14轮,沈阳金德队主场对北京现代队(现北京国安队),国际级裁判周伟新执法本场比赛。
赛前,金德队领队刘宏打电话给周伟新,请他给予“照顾”。上半场沈阳金德1:0领先,比赛进行到第80分钟,金德一名球员在对方禁区摔倒,周伟新立即判给金德队一个点球。
北京现代队领队和球员都认为判罚不公,拒绝继续比赛。周伟新说:“我当时觉得,怎么会这样呢。感觉他们反应太大了,劝他们继续比赛。”
5分钟过去,北京队仍拒绝继续比赛,周伟新只好按照规则宣布比赛结束。这也成为中国顶级足球联赛第一场没有完成的比赛。
“点球是错判了。”周伟新说,为了履行和沈阳金德方面的“承诺”,当时自己的行为确实“草率”。
此事还引发北京现代与大连实德、辽宁中誉等7家中超俱乐部就规范中超市场运作、净化中超比赛环境等问题上书中国足协。但最终却不了了之。
事件发生12天后,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作出处罚:北京现代因“罢赛”被罚款30万元,那场比赛被判0:3告负,还被扣除3分。周伟新则被停止执法当年剩余的8轮比赛。
赛后,沈阳金德方面给周伟新打来电话,对其进行“安慰”:没问题,我们给你20万。
“这场比赛成为我人生的转折点。此后,我由一个主力裁判变成替补。”周伟新说,2006年之后,他再也没出现在联赛球场上。
不担任裁判后,“有点茫然”的周伟新把精力转向赌球。2007年7月,英国曼联队在澳门与深圳队举行友谊赛,主裁是黄俊杰。赛前,他与黄俊杰合谋,下注深圳队先开球。最终他获利22万港币,拿出一半给黄俊杰。
重拳频出:“打假反赌”找回希望
面对记者,陆俊、黄俊杰、周伟新等人坦承,比赛中对特定球队“关照”,是业内常有的事。他们对各球队与足协领导之间的关系心知肚明,对领导的一个电话或一个短信,也心领神会。因此,他们往往被委派执法“关键性比赛”。
公安机关查明,俱乐部贿赂裁判的方式多样,有的找中间人,有的找裁判,有的则通过领导发话。具体因人而异,因场次而异。
黄俊杰说,一些重要场次比赛,领导为了确保达到目的,甚至他身在国外都被召回执法。有时,还让他连续执法两场涉及同一球队的比赛,根据规则,这明显违反规定。
俱乐部给裁判的好处也五花八门,如给钱、请吃饭、洗桑拿、买贵重礼品等,但大多数是直接给现金。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外人看来华丽的比赛背后,因为充斥着裁判导演的“不正常”,有时会被“明眼人”看穿,在足坛引发一场场“地震”。
业内人士认为,裁判利用权力,在一个貌似公正的比赛环境下,帮助一些俱乐部达到目的。不但严重违反职业道德,也是对体育公平竞赛精神的践踏,性质恶劣。
时间是公平的。那些“打招呼”操纵比赛的俱乐部老板、足协官员也付出了代价。在纪检监察等部门配合下,去年年初,南勇、杨一民等中国足协前高层官员“落马”,去年10月公安部门又依法对谢亚龙、李东生、蔚少辉三人实施逮捕。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轰轰烈烈的足坛“打假反赌”,让广大球迷找回了中国足球的希望。人们期待以此为契机,破除足球管理的体制机制障碍,力促中国足球运动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完)
没有蜜蜂
人类只能存活4年
爱因斯坦曾经预言:如果有一天,世上没有了蜜蜂,人类最多只能存活4年。因为,“没有蜜蜂,就没有授粉,就没有植物,就没有动物,就没有人类”。就整个食物链来说,蜜蜂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除了玉米、小麦、大米等主食是靠风授粉以外,全球三分之一的农作物依赖动物授粉,其中80%-90%的工作量由人类饲养的蜜蜂完成。蜜蜂觅食采集花粉时,替植物完成了异花授粉过程。坚果、瓜类及浆果都依赖蜜蜂授粉,苹果、梨、洋葱、花椰菜、辣椒、茄子、黄瓜、西红柿以及咖啡和可可等,提供了人类日常所需35%的能量和绝大部分的矿物质、维生素和抗氧化剂。蜜蜂在保持作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方面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蜂窝减少32%,2008年减少36%,2009年减少29%。近两年,无法活过冬天的蜂群已经增加到30%-35%左右,远远高于历史上10%的正常水平。这种被称为“蜂群衰竭失调”的奇怪现象迅速从美国蔓延开来,欧洲每年有近五分之一的蜜蜂消失,类似的现象还出现在拉美和亚洲。据专家统计,授粉作物的产量自1961年以来翻了两番,蜂群的数量却减少了一半,以平均每公顷来计算,授粉蜜蜂的数量下降了大约90%。尽管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蜜蜂数量减少对农业产量会带来直接影响,但为了不进一步拖累已经很脆弱的全球粮食安全,科学界和农业界一致认为已经到了亟需找出“杀蜂凶手”的时刻了。
--杀虫剂是头号“凶手”
早在2006年,科学家们开始在蜜蜂背上装置芯片,并在蜂窝外架设光电扫描器,希望透过近距离观察蜜蜂的生活,找出“蜂群衰竭失调”的原因。学者们倾向于认为,这是众多“凶手”协同“作案”的结果,包括农药、化肥的使用,电磁辐射的干扰,以及环境的变化等等。
《公共科学图书馆》杂志曾刊文指出,杀虫剂的嫌疑最大。研究人员对从美国23个州收集来的花粉和蜂蜡进行分析后发现,60%含有至少一种杀虫剂成分,887种蜂蜡、花粉、蜜蜂和蜂巢的标本里有121种杀虫剂残留物。单独来看,这些杀虫剂中没有一样的药性足以导致蜜蜂死亡,但多种混合在一起的杀伤力着实算得上是威力无比了。
为使蜜蜂免遭毒害,各国纷纷出台杀虫剂的使用规则。法国在1999年就禁止对向日葵使用一种叫“吡虫啉”的杀虫剂,因为这种化学物质会误导蜜蜂的方向感,损害它们的记忆和沟通能力,并引起神经系统失调。2003年又将甜玉米加入禁用范围。同样,意大利政府也于2008年开始,禁止向油菜籽、向日葵以及甜玉米施用噻虫胺、吡虫啉、氟虫腈和定虫隆。尽管研究者们表示,当今世界的农业生产根本离不开化肥和农药,但他们还是提议,为保护蜜蜂,维持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增长,至少应当在蜜蜂采蜜的白天禁止使用农药。
--电磁辐射致盲蜜蜂
对于大量不明去向的蜜蜂,德国兰道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遍布各地的电网和电磁辐射会让蜂群找不到回巢的路。蜜蜂本身有着非常精巧的导航系统,它们成群结队,借着“摇摆舞”互相进行沟通。然而,蜂群一旦靠近电线,行为就变得异常;如果将手机放在蜂巢附近,蜜蜂便不会飞回蜂巢,导致蜂巢里只剩下蜂后和年幼的工蜂,整个蜜蜂的社会结构就会失衡。美国伊利诺大学的昆虫生态学家巴伦鲍姆认为,蜜蜂的失踪说明其定位和导航功能遭到了破坏。蜜蜂靠其本身的电波作为判断方向的依据,那些频繁使用手机的地区,蜜蜂弃巢不归的情况也尤为严重。
此外,不断深入的人类活动也对蜜蜂的生存环境构成了一定的破坏。蜜蜂主要靠嗅觉来觅食和定位蜜源,花香的气味分子能传播多远直接影响着蜜蜂的飞行范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环境科学教授在研究中发现,19世纪时的“花香传千里”现在已经非常罕见,受污染的空气成分越来越复杂,花香气味很容易被削弱和分解。在一些大城市周边,花香最多只能传播到两三百米外。闻不到花香,蜜蜂没了蜜源闹“饥荒”,而作物也因为没了蜜蜂授粉而不能结果,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拯救蜜蜂计划在行动
作为农业环境专家,英国瑞丁大学的西蒙·珀茨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授粉
动物,尤其是蜜蜂的研究,他关于欧洲蜜蜂骤减的研究报告成为相关领域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欧洲各国高度重视对于蜜蜂的保护,欧洲议会于2008年批准在欧洲范围内建立蜜蜂保护区,被称为蜜蜂的“天堂”。考虑到蜜蜂骤减有可能加剧全球粮食短缺的严峻形势,欧盟在2010年12月6日出台了一项拯救蜜蜂的行动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设立研究项目,探明蜜蜂死亡的真正原因,并查清蜜蜂死亡的严重程度及后果;修改欧盟相关法令,禁止对蜜蜂有害的农药进入市场;成立蜜蜂健康研究室,改善蜜蜂的健康状况;鼓励发展养蜂业,对养蜂人进行培训;就保护蜜蜂加强国际合作。该计划涉及范围之广、保护力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
人们开始不光从经济、战略角度去考虑粮食问题,更将蜜蜂这一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在生物链中举足轻重的小动物纳入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中来进行审视。或许,爱因斯坦的“末日预言”还很遥远,但各界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拯救蜜蜂的确不能再等了。
(3月29日《文汇报》 于颖/文)(完)2011/03/30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