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北京的粮食,下自己的金蛋(上)
如何“把嘴伸进北京,身子在廊坊,吃北京的粮食,金蛋下在廊坊”,是廊坊乃至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最为核心的战略问题。廊坊是把河北的车厢挂在大北京火车头上的“金钩”。
城市定位不是给城市贴上一个美丽的标签,不是给城市一个具体的说法,而是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论把握城市发展的规律,如何在动态的环境中真正寻找到既符合城市个性、又有着无限前景的坐标。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纲举目张”。对城市经营来说,城市定位就是那个“纲”,在发展方向和目标没有确立之前,一切作为都无异于盲人摸象。
遗憾的是,自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城市对自身定位的回答并不令人满意——要么是趋附于一时之需,过期作废;要么是好高骛远,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远得离谱;要么是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么是不求甚解,只管大干快上。
一个鲜活的案例胜过一千次空洞的说教。虽然在中国的版图上,河北廊坊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城市,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丝毫不影响其作为破解城市定位之谜的一个样本的价值。
用什么样的眼光和思路认识廊坊、解读廊坊,把廊坊放在什么样的坐标系中去定位?王志纲工作室认为:关起门来谈廊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大北京的背景下,廊坊要想实现超常规的发展,必须“把嘴巴伸进北京,屁股坐在廊坊,吃北京的粮食,把金蛋下在廊坊”。这就是廊坊发展战略的“金蛋计划”。
廊坊的成长离不开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它是全国唯一一个与两大超千万人口城市近在咫尺的地级市。廊坊距北京只有38公里,离天津也不过53公里,与京津两个机场相隔70公里,距天津新港100公里,正好夹在京津的臂膀之间。
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廊坊的一切烦恼也正来自这不尴不尬的区位。
经济地理的常识告诉我们,像廊坊这样的区位优势有如天赐,如昆山之于上海,东莞之于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事实上,在改革开放后很长的时间里,廊坊的发展一直乏善可陈。
为什么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没有给廊坊带来“好运”?即使到了河北省开始重视环京津发展战略时,廊坊不仅没有享受到得天独厚的地利之便,反而由于处在京津两个超级巨人之间,又遭受了新的“无妄之累”。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京津塘高速公路开通后,廊坊建了开发区。中央、地方都看好廊坊,认为高速公路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无限发展机遇。但事实恰恰相反,京津两地就像两个巨大的磁场,将周边地区的资金、人才、机会尽可能地吸收到自己的辖区,廊坊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走廊”。
但实事求是地讲,尽管廊坊“地上基本无山水,地下基本无资源,国家基本无投资”,90年代以后,不认输的廊坊人还是通过拥抱京津尝到了经济快速发展的甜头。
一是大力推进开发区的建设,利用优惠的政策、廉价的成本、优越的位置招商引资,现已有4个开发区,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排头兵。二是探索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发展特色经济,主攻京津市场。据统计,廊坊每年供应的牛羊肉占到北京市场的80%,粮油占到30%,猪肉则占了半壁江山,成了京津名副其实的“菜篮子”、“面袋子”和“油瓶子”。三是依托京津形成了各类专业性市场,如全国最大的摩托车配件市场、渔具市场、花木市场、农产品市场等,物流业发展前景看好。
“九五”期间,虽然廊坊的人口与面积在河北省10个地级市中倒数第二,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2%,特别是1998年以来,全市GDP、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4年位居河北省第一位。
2001年底,廊坊已开始走出夹缝的阴影,正意气风发,准备二次创业。但到底该怎么快速发展,当地政府也在急切地寻找着新的突破口。对廊坊而言,天时、地利都已占全,只待人和,跨入新世纪的廊坊正迎来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