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大剧院 (资料图片) |
|
核心提示
青岛这座融山、海、城为一体的城市,拥有海尔、青啤、海信、澳柯玛、双星等众多全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可谓一座品牌城市。
2005年10月26日,青岛被列入首批全国文明城市行列。从品牌城市到全国文明城市,青岛在创建方面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青岛创建工作的推动力源自这样的理念:创建要靠广大市民热爱城市、关注发展的情感和智慧,要靠重点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这一载体。
发动群众力量,提高市民素质
为了能让创建真正得到群众的广泛参与,青岛以重大节会活动为载体,坚持每季一个主题,月月有活动,季季有高潮,唱响群众文化“四季歌”,使青岛从原来“找不到”演节目的人,变成现在许多群众演出团体排着队要演出。
此外,青岛市又创造性地举办了“公益文化项目推介会”,65家企业、单位认领了68个公益文化合作项目,合作资金达412.6万元,为群众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新经验。
为了把职能部门的工作与广大市民的愿望和要求结合起来,1999年,青岛市开展了“我为创建文明城市献一计”征集“金点子”活动,动员市民围绕改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等方面谏言献策,有关单位再对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和汇总,予以合理化采纳。
现在,青岛市上至市区和各部门,下至街道、居委会,已经形成了“我为创建文明城市献一计”金点子征集制度。同时,青岛市每周开展一次“周日志愿行动”,每周一个服务主题,通过新闻媒体发布预告,市民自愿参与。
为提高市民素质,青岛还建立了市、区、街、居四级教育网络,拥有240多所市民文明学校。
青岛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变“政府喊,群众看”为“政府、群众一起干”。通过政府的支持引导,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文明行为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大。
构建两个环境
青岛的环境美得益于保护,也得益于建设。为保护老城区的历史文化风貌,青岛城区向东部扩展。1992年,青岛采取统一出让土地、统一开发的办法,使一个规模相当于老市区的现代化新城区迅速崛起,成为新兴的金融、商贸、办公、旅游核心功能区。
同时,青岛着力抓青岛港和高速路、通讯、市政、工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市民创造更好的生活工作条件,为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青岛实施了“蓝天碧水工程”,综合整治城市环境,先后对卫生垃圾死角、违章建筑、占路市场、大气污染、非法广告等开展专项治理。
为营造良好的软环境,青岛还推行“阳光政务”,把市场能做的事交给市场。从2001年起,青岛从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入手,大力转变政府职能。政府机构减少了,各部门承担的行政审批也减少一半多。各市、区政府职能部门“一个窗口”对外,“一个大厅”办公,办事效率大幅提高。
通过在市中心设置公示大厅,让市民能了解到每项市政建设规划项目,便于听取市民意见。
塑造两类品牌
城市在创立名牌的同时,名牌也提升着城市的文明水平。
青岛是座出名牌的城市。企业名牌战略实施10年来,青岛陆续造就了海尔、青啤、海信、双星、澳柯玛等海内外驰名的品牌。
企业名牌的成功给了青岛人启示,他们从中看到了文明城市建设的突破口,着手在不同领域实行品牌带动战略,开创行政和服务行业品牌。
1999年,青岛市委就提出“学海尔”、“创服务名牌、树青岛形象”,激励各行各业为市民提供文明、真诚、优质、周到的服务。
在窗口行业,这种周到的服务表现得更直接、更全面。青岛交运集团率先发起“情满旅途”车站服务、客运服务,这是全国公路客运业的第一个注册商标。
名牌效应产生了极大的市场号召力,青岛而后还有公用服务呼叫中心“98111”热线、海慈医院“温馨服务站”、“海之情”青京列车、青岛电信“情传万家”、青岛热电“暖到家”以及“海滨小金”、“公交张锋”等服务品牌,城市服务文明的大厦就是由这些品牌一砖一瓦砌成的。
用制度管人建长效机制
过去,青岛各级各部门的年终考核,都是单纯考核其主要职能工作,但从2002年起,这种考核方式成了三个文明建设“三位一体”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制,即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考核成绩,按照比例加权计算出年终考核成绩,并明确规定:对未完成创建工作责任目标的单位负责人,要追究责任;凡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未达到优良等次的,不能进入全市重点目标考核先进单位行列。
考核方式的改变,将精神文明建设变成了硬指标。
为了让硬指标更实,青岛市委、市政府制订《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方案》,将创建《测评体系》细化为300余项具体工作内容,分解到100多个责任单位,把创建的各项任务纳入全市总体工作布局,同时建立督查制度,针对突出问题进行督促检查、现场办公、限期解决,形成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整体合力。
此外,通过组建市民文明巡访团,督察不文明现象,不仅对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起到监督约束作用,还实现了政府与民间的良性互动。如今,这样的文明巡访团已遍及青岛社区,团员人数超过1万。
名牌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一个城市的魅力和地位是由精神和物质两个文明的结合所构成的,青岛创建就是借助名牌和品牌效应来做好两个文明建设,最终,让创建成果实现全民共享。
记者 张喜逢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