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03年6月,重庆大学城动工兴建;2005年秋首批学生入住,去年基本建成。这座大学城不仅是高校的聚集,也是产学研融合发展的高地。重庆大学城的建设,不仅创造了“重庆速度”、树立了“重庆品牌”,而且在建设资金的筹措方面颇有独到之处。
关键词:高水平规划
重庆大学城在建设前就明确了规划,不是边干边规划边设计的“三边”工程。整个建设过程,大学城的规划没有做过调整,有效保证了规划的严谨统一。
重庆大学城的高水平规划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学选址。选址沙坪坝区虎溪镇、陈家桥镇一带,有利于带动附近100平方公里城市区的发展。
二是规模合适,布局合理。大学城规划容纳15所大学(目前已入驻13所),形成20多万学生规模,与重庆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与区域城市统筹发展相适应。
三是实施“五个一体化”建设。即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教学资源一体化、后勤生活一体化、文化娱乐体育设施一体化、信息通讯系统一体化,实现了各大学之间的资源共享。
关键词:创新融资方式
重庆大学城建设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充分发挥重庆地产集团的国有融资平台作用。大学城建设之初,重庆市委、市政府就提出,大学城项目,市里出台优惠政策但不出一分钱也不收取一分钱,由市地产集团和沙坪坝区联手,组建大学城建设委员会,以此作为投资建设平台,通过资本和土地运作进行大学城建设,最终实现项目平衡。而此时大学城建设的唯一筹码,是大学城内储备的12000亩经营用地。
2003年6月,重庆地产集团与沙坪坝区政府签订大学城土地开发协议,双方共同组建的大学城建设委员会分期承担大学城的建设投入,负责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和地价补贴等。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