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作为女性第三人称,在现代汉语及各类出版物中屡见不鲜。可在“四大名著”中却没“她”的踪影。
在《三国演义》中说到你、我外的第三人,多呼其名或字。古人称字属尊称,称名则含有一般随便的意味。比如称张飞为翼德,称鲁肃为子敬,称曹操则为操等。另外,罗贯中还常将姓氏加“公”或“郎”作为对第三人的敬称和赞美。比如称关羽为关公,称周瑜为周郎等。除此之外,古人还常以官职代以第三人称。比如称刘备为刘豫州,称曹操为曹丞相等。
在《水浒》中已有“他”的出现,不管男与女统统称之为“他”。在古代,人们除有名和字外,还有号。梁山好汉多为贫民,雅号几乎没有,绰号却人人都有。比如鲁智深,绰号为“花和尚”;张顺,绰号为“浪里白条”。小说中人们在谈到第三人时,一般多用“此人”或“这厮”。“这厮”相当于现代的“这家伙”,有些粗俗,是对被谈论人的不尊和轻蔑。
在《西游记》和《红楼梦》中除用“他”、“他们”或“他家”外,有时也用“那厮”。但绝没有“她”的出现。
也许人们会犯疑:堂堂的“四大名著”中何以没有“她”的立足之地呢?后来经查有关书籍资料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她”是年轻的“新一代”,是近代“五四”学者刘半农发明的,是专用于女性第三人称的代词。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在世时,“她”还没有诞生出世呢!所以“四大名著”里没有“她”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