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永山在刻字 |
|
核心提示
千百年来,刘井村与石头结下不解之缘:刘井人的石雕、石刻作品留在了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和全国许多景区,“刘井薛氏石刻”已经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刘井人将集体在伊滨区的“撤村并城”中全部转换为市民身份,整体搬入伊滨区村民安置1号小区。
洛阳市雕塑研究会会长王彦永是“刘井薛氏石刻”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负责人,已经研究刘井石刻数十年。昨日,王彦永带领记者,来到了刘井村。
因井得名
偃师市诸葛镇刘井村,东临诸葛村,西接裴村,南连韩村,北通杨堂;辖7个村民组,1050亩耕地,1530余口人。
该村刘姓祖籍不明,据刘氏家谱记载,先祖刘富全之父在朝为官,清正廉洁,后因兵乱而家破。遗孤富全年方十二,随亲戚逃出京城避难于今刘井一带,后成家立业渐成大族。
因刘井村坐落于伊河南畔,漫滩开阔,南依干旱瘠薄的坡岭,居地处于坡下,掘地成井,灌溉极为方便,当地人称其为井地,刘姓人最早迁居于此,就以井字命名,称刘井。后来,村北一叫李家胡同的自然村与刘井合并成了今天的刘井村。
千年石缘
王彦永说,最初刘井人从事石刻只是为了谋生,但是他们高超的石刻石雕技艺不经意间为龙门石窟造像的修复作出了巨大贡献,小到无名小佛,大到奉先寺卢舍那大佛,陈毅亲笔手书的“龙门”二字,也是刘井石匠凿出来的。
为何刘井人会与石结缘千余年?王彦永介绍,刘井村附近有一大型采石场,当地人习惯称为“采石岗”,因为有丰富的石料资源,刘井人世代在此采石、雕刻,遂与石结缘。
刘井村的村东和村西各有一处佛爷堂,两座佛爷堂里供奉有三尊石佛爷像,均出自于刘井石匠之手。20世纪50年代,三尊佛爷像被送往当时的龙门石窟管理所保护,今存于龙门东山五佛洞内。王彦永说,据考证,这三尊佛爷像分别刻成于隋和唐。据此推断,刘井村与石头结缘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千年。
石雕名匠
现代刘井村石雕艺人中,最负盛誉的当属刘孟秋。如今刘孟秋老人已经离世十余年,但他的石雕技艺一直让刘井人感到自豪。
《偃师县志》里这样记述:孟秋不善言辞,爱独立思考,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睡思寐作”的特殊习惯。每当要雕刻一件新作品时,他必蒙头大睡,甚至几天几夜不起床,一旦起身,便举斧握凿,咣当不停。不一会儿,图案轮廓清晰显现,再经雕琢,一件精美的作品便呈现在世人面前。他尤其擅长雕刻石狮,大者逾丈,小不足尺,雌雄分明,各具神态。
1959年,刘孟秋作为河南省石雕艺人的代表,到北京参加了“北京十大建筑”设计研究工作。在首都工作期间,他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刘孟秋老人技艺精湛,名扬四方,如今虽已故去,但留下的作品永远保存在了龙门石窟等处。
石刻高手
除了石雕艺术,刘井石刻艺术也名扬四方,薛肯堂和薛永山父子更是个中高手。薛肯堂生于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卒于1942年,享年48岁。王彦永介绍,薛肯堂存世的石刻作品,有河南大学原校长王广庆父亲的墓志。这块墓志由章太炎撰文,于右任书丹,吴敬恒撰盖,人称“三绝碑”,现存于新安县的千唐志斋博物馆内。
父亲薛肯堂去世时,薛永山只有5岁。虽然没有得到父亲亲传,但他对石刻艺术十分痴迷,跟随叔叔学习碑刻,进步很快。他小小年纪就背熟了四书五经,还能写一手好字,这些都为他成为石刻高手打下了基础。
薛永山如今已年过七旬。日前在老人家里,老人回忆起自己的学艺之路时说,学习石刻不能光用蛮力,要靠悟性,在于眼看、心记、手勤,他当年就是这样用心学艺,学到了真本事。
改革开放后,薛永山的石刻技艺已远近闻名,草、行、楷、魏、篆等字体样样精通。他的作品《白少傅修香山寺记》、《兰亭序》,雕刻技艺出神入化,逼真地再现了书者的书法之美。
在王彦永的申报推荐下,薛永山于2006年7月被评为“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此后又被认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井薛氏石刻,已经作为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被保留下来。
在采访中,薛永山告诉记者,伊滨区正在大开发,他也将要搬入新家了,但他舍不得丢下满屋子石刻作品。薛永山希望,能有一所专门的馆舍来保存和展览刘井的石刻石雕艺术品。
撤村并城
刘井村党支部书记刘东生告诉记者,现在伊滨区的建设速度很快,村子周边几天就是一个新模样。村民们将集体在此次“撤村并城”中全部转换为市民,搬入伊滨区村民安置1号小区。古老的刘井村,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记者 杜武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