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为应对人工成本上涨,提高生产效率,用机器人替代人工承担部分流水线工作,已成为制造业一大趋势。专家表示,从短期看,可能造成劳动用工的减少,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市外出务工人员劳动技能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富士康科技集团日前宣称,将在未来3年内启用100万台机器人逐步替代人工。中国制造业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的趋势已现端倪。机器人代替人工,对我市外出务工市场有何影响?本地企业会否出现机器人代替人工的现象?
增加机器人为应对成本上涨
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台铭表示,目前富士康有1万台机器人,明年将达30万台,3年后将达100万台,这些机器人主要用于喷涂、焊接、装配等流水线工序。
“在生产劳动中提高机器人的应用率,无疑是缓解‘用工荒’和降低企业成本的有效方式。”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溢海认为,当前中国劳动力供求格局已发生变化,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正走向终结。用机器人替代部分流水线工作,可缓解人工成本的上涨,实现企业生产的标准化、现代化和规模化。
有利于提高务工人员素质
机器人代替人工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这对我市外出务工市场会产生何种影响?洛阳理工学院应用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冯超认为,从短期看,这可能造成劳动用工的减少,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市外出务工人员劳动技能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冯超说,机器人只能承担一些简单重复的局部工种,而那些专业型、技能型、开发型、服务型的工种是机器人无法替代的。从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来看,企业对工人技术含量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提高将起到促进作用。
刘溢海也认为,从长远来看,机器替代人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提高经济水平,最终有利于扩大就业。
本地企业目前难以实现
目前,我市还没有用机器人替代人工的企业。经济专家认为,从我市目前情况来看,用机器人替代人工还不现实。
刘溢海认为,一方面,机器人多被应用在电子行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域,进行一些低技术、简单重复的工作,而我市多是以重工业为主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其很多高精细环节是机器人无法完成的;另一方面,从目前我市企业情况看,使用机器人的成本大大超过了人工成本,难以取得更多利润。
冯超表示,由于机器人自身可以批量生产,使用机器人成本将是递减的。与此相反,人工劳动力成本则不断上涨。因此,机器人替代人工是大趋势,但将是个渐进的过程。
记者 戚帅华 见习记者 赵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