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制图 崔莉莎
资料提供 陈宪宾 |
|
这是昔日禹王池中泉水翻涌的景象。(资料图片) | |
核心提示
流淌千年的地下温泉水,一直是与龙门石窟艺术交相辉映的自然景观。然而,从2007年9月开始,龙门石窟景区内泉水开始断流,现已全部停涌。日前,最新出炉的一份调查研究报告,揭开了龙门泉群断流之谜。据此,下一步的复涌综合治理方案已浮出水面。
1 两次调查结论相左:
到底与煤矿排水有无关系?
龙门泉群包括禹王池、潜溪泉、锣鼓泉、珍珠泉、老龙卧泉、香山寺下泉和香山寺北泉。过去,这些泉水流量充足、水质良好,水温常年保持在24℃~26℃,是游人驻足赏玩的著名景点。但近年来,这些泉眼频频出现断流现象。
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管委会(下称龙门管委会)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2007年9月以来,景区泉水多次发生断流,到2008年11月5日,主要景点泉水全部停涌,致使景区景观和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以最具代表性的禹王池泉为例:2007年10月19日,涌水量明显减小;10月23日断流,11月10日恢复正常,其后涌水量很不稳定;之后相继出现了三次断流;2008年9月19日断流后没有恢复,2008年10月23日池水枯竭。
龙门管委会副主任李随森曾表示,泉群断流不仅涉及景区景观问题,更重要的是,区域内水文地质平衡被打破,有可能会对石窟保护产生不利影响。
早在泉群开始出现断流现象后的2007年11月,市政府就曾召开过协调会,要求查明断流原因。根据市政府要求,龙门管委会委托洛阳地质工程勘察设计院,对景区开展水文地质调查。
2008年6月,该调查成果经评审后获通过。其主要结论是:龙门景区附近的常村煤矿和龙门煤矿长期大量排水(涌水量达每小时1975立方米),是造成景区泉水断流的重要原因;景区内的采水井采水,是泉水断流的另一因素。
常村煤矿和龙门煤矿均隶属于龙门煤业公司。对上述调查结果龙门煤业公司并不认同。2008年12月,该公司提出单方面进行调查,委托一家勘察设计单位进行调查。2009年4月,该公司提交的报告认为,龙门煤矿和常村煤矿在正常涌水条件下,不会造成龙门景区泉群断流。
前后两个报告结论截然相反,让调查工作陷于停顿。2009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协调会,要求龙门管委会聘请国内水文地质研究领域最权威专家,对龙门景区泉水断流原因作深入研究。
2 第三份调查报告获肯定:
结论明确,水平先进
2009年12月,龙门管委会与河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设计院签订工作合同,后者利用18个月时间,对龙门泉域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
2010年3月至10月,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设计院项目部(下称项目部)人员,在对龙门以西约10公里、以东约60公里、南北10公里至20公里区域内,先后开展了综合水文地质调查、水样采集、抽水试验、渗水试验、地下水位长期观测、矿坑排水量调查等工作,掌握了区域内17个煤矿、340多个浅层水井、66个深层水井、25个泉眼的情况。之后,该项目部完成了《龙门石窟泉群断流原因调查研究报告》(下称《研究报告》),作为成果提交。
今年6月16日,受省科技厅委托,市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评审委员会,对此次《研究报告》进行科技成果鉴定。此次评审委员会的阵容颇为强大:主任为住建部建设环境工程技术中心王秉忱,他还是国务院资深参事、中国工程勘察大师;中国地质大学邵景力教授担任副主任;另外一位副主任是从市煤炭局退休的高级工程师陈宪宾,他曾在龙门煤矿工作近20年,掌握龙门周边大量水文地质资料(本报2月9日曾以《一位老矿长的龙门泉群复涌“构想”》为题进行报道)。
昨日,龙门管委会人士向记者提供一份《调查报告》。在“鉴定意见”栏中,有这样的字眼:“该成果……结论明确,可作为泉域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划及治理的基本依据,达到同类研究成果的国内先进水平。”
3 泉群断流主因:偃龙矿区常年排水
《调查报告》认为,龙门泉域位于洛阳盆地南部,主要由大致呈东西向分布的龙门泉群、佛光泉群和南池泉群组成,涉及行政区域包括巩义南部、偃师大部分地区和洛阳市区部分地区,面积约938平方公里。
龙门泉域可分为三大子系统,除去停涌的龙门泉子系统(下称龙门区域)外,位于巩义市涉村镇凌沟村的南池泉子系统和位于偃师市境内的佛光泉(包括马跑泉、珍珠泉)子系统,目前泉水均在喷涌。
于是,造成龙门泉群断流的主要“嫌疑”,就重点锁定在龙门区域的煤矿上。
资料显示,在这一区域内共有3座煤矿:龙门煤矿,1966年动工,1976年投产;常村煤矿,2005年3月开建,2009年8月投产;宿家窑煤矿,1993年开矿投产,2010年1月停矿开采。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煤矿均与水害紧密相连。陈宪宾介绍,龙门煤矿之所以建设工期长达10年,就是因为不停地要与突水作斗争;常村煤矿建设期间,回风下山在掘进期间发生突水;宿家窑煤矿之所以停矿开采,还是因为突水。
《调查报告》提出,2009年,龙门区域矿坑排水量为1208.79万立方米,其中龙门煤矿670.77万立方米、宿家窑18.9万立方米、常村煤矿519.12万立方米。
经省、市水文地质勘察机构调查确认,龙门泉群的泉水,主要来源于偃龙(偃师至龙门)矿区东南地下水的补给,与上述煤矿主要水源为同一含水层。
陈宪宾补充说,常村煤矿、龙门煤矿突发大水淹井的主要水源,与龙门泉群属同一水源,即寒武系灰岩裂隙岩溶承压水(下称岩溶水),水温、水质相同。
这样,龙门泉群断流的主要原因就得以查明——偃龙矿区矿井水的常年强排,破坏了地下水的平衡,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特别是2007年以来,常村煤矿、龙门煤矿接连突发大水,加大了地下水的排出量及水位下降幅度,截流了龙门泉群的补给水源,导致龙门石窟景区内的泉群来水方水位标高低于泉群出水口标高,断流成为必然。
4 印证:历史上多次断流都与煤矿有关
《调查报告》中指出,在龙门泉子系统中,矿坑排水(主要是龙门煤矿和常村煤矿)是岩溶水的主要排泄者,这一点,也可从煤矿发生突水事件与龙门泉群断流发生的时间点上得到印证。
例如,龙门泉群第一次断流发生在2007年10月2日至11月11日,起因是因为常村煤矿风井突水(每小时800立方米,正常情况下为每小时300立方米)。
第二次断流发生在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10日,当时两矿均发生突水:常村煤矿风井突水量为每小时500立方米,龙门煤矿主井突水量为每小时1047立方米(正常情况下为每小时698立方米)。
第三次断流发生在2008年6月10日左右,当时常村煤矿主井矿坑排水量增大到每小时1247立方米(正常情况为每小时900立方米)。
2008年初,常村煤矿突发大水,导致西8公里处的一处观测孔(与龙门泉群属同层水)水位下降10米左右;此外,东约25公里、西约15公里范围内的同层取水井水位,均不同程度下降数米到数十米。
据2010年四季度对常村煤矿、龙门煤矿井口排水实测,两矿总排水量高达每小时2915立方米,昼夜强排加大了地下水的排出量,导致了地下水位大幅下降:与建矿前比,两矿分别下降了26.9米和22.29米。
《调查报告》提出,2009年,龙门区域矿坑排水量为1208.79万立方米,其中龙门煤矿670.77万立方米、宿家窑18.9万立方米、常村煤矿519.12万立方米。
5 次要原因:工农业开采量不断增大
除煤矿矿坑排水这一因素外,《调查报告》指出,工农业开采量的不断增加,也是影响龙门泉群断流的次要原因。
根据项目部调查,在龙门区域内,岩溶水井由1980年的4眼增加到2010年的33眼,工农业开采量逐年增加,并有明显的增加趋势:1991年为每年134.84万立方米,2000年达到301.79万立方米,2009年达到354.5万立方米。
这样,在2009年,龙门区域岩溶水开采量为1563.29万立方米,大致为:龙门煤矿排水量占43%,常村煤矿排水量占34%,工农业开采量约占23%。而根据测算,2009年龙门区域内可开采岩溶水仅为362.93万立方米,这说明区域内已经超采。
6 方案待定:泉群复涌是共同期待
实现龙门泉群复涌,无疑是一项重大科研项目。近日,龙门管委会向市政府上报了有关情况。报告指出,实现龙门泉群复涌的关键,在于减少偃龙矿区地下水排出量,恢复地下水位到原来状态,即龙门、常村两矿总排水量必须减少到每小时900立方米以下,地下寒武系灰岩水位分别恢复到156米和160米以上,龙门泉群方能恢复正常。
具体建议为:对偃龙矿区各煤矿,可采取“堵水减排”、“关闭淹井”、“回灌入渗”三种方案,对地面寒武系灰岩取水井实行总量控制、限量开采方案,减少地下水排出量,恢复地下水位;其中,建议矿井“堵水减排”或“关闭淹井”方案为主要治理方案,其他建议为辅助治理方案。
而这三种方案各有利弊,在见效时间、资金投入等方面有较大差异。
“实际上,在泉群复涌问题上,我们现在和煤矿并不是矛盾。景区需要恢复正常的景观,煤矿治水则可以保证正常生产。”龙门管委会一位人士说。
在上述报告中,最后特别提出:“偃龙矿区各煤矿及相关单位,要联系本单位实际,择优选择治理方案,并抓紧付诸实施,力争早日恢复龙门泉群原有景观。”
相信,这也是社会各界的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