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利·波特”系列玩具。 |
| J·K·罗琳 |
|
十几年前,当一个苏格兰单亲妈妈在一个咖啡馆里漫无目的地写作时,她笔下诞生的一群满脑子童稚幻想的孩子,还有一连串魔法桥段,怎么看都不具备成为经典巨制的潜质。然而,正是书中那个戴着圆框眼镜的小男孩,成为儿童文学殿堂的又一个经典形象。
《哈利·波特》让中国无法停止思考
今年7月,随着《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在北美等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上映,这段由图书和电影带来的持续十余年的魔幻之旅,终于画上了句号。一如电影海报所言——“一切都结束了”。
真的都结束了吗?不然。由一部小说演变成一种现象、积淀为一种情结,甚至催生出一台“吸金机器”,功成名就的《哈利·波特》值得中国思考的还有很多,比如一个英国小巫师为何能在中国迷倒一代人?中国文学界能否诞生《哈利·波特》传奇,又能否充分发掘其文化价值?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哈利·波特》全七卷责任编辑王瑞琴看来,这套由英国人创作的小说之所以如此吸引中国读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J·K·罗琳以魔法为背景写了一个长长的推理故事。这个故事充满了悬念,充满了伏笔,而这些伏笔、这些悬念到最后一集才给你答案。
“你放不下,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就想知道故事的发展。在你着急知道故事发展的同时,又不得不赞叹J·K·罗琳的创作才华。实际上,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孩子们的心理都是相似的,他们崇尚英雄,喜欢探秘、冒险,向往坚固的友谊和充满刺激的课程。”十年前将《哈利·波特》引进中国的王瑞琴说。
中国诞生经典幻想类文学作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数据显示,十年来,《哈利·波特》全七卷中文版已发行约1100万册。不仅图书,电影、电子商务、玩具业、饮料业都借这棵“摇钱树”赚得盆满钵满。
很多人认为,《哈利·波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将它定位于成长小说也许更加合适。无论是孩子阅读着《哈利·波特》慢慢长大,还是成人从哈利·波特的经历中回顾自己的童年,他们都能从书中找到熟悉的情节和身影。这或许将为儿童文学提供一个新的创作样式。
王瑞琴则直言,国内许多作家模仿《哈利·波特》,但就像东施效颦,不伦不类。中国很难有《哈利·波特》这样的作品问世。
“我并不是说我们的作家文笔不行,能力不行,我的意思是说目前我国文坛一片浮躁,作家急功近利,很难像J·K·罗琳那样潜下心来读书、研究、思索、创作。要知道,她的《哈利·波特》酝酿了七年。”
王瑞琴建议,中国作家还是应该创作有中国特色的儿童文学,不要动不动就是时空穿越、古城堡、魔法,主人公的名字不是“爱丽丝”、“露丝”、“克拉拉”,就是“戴维”、“杰尼”、“罗伯特”。
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胡平认为,《哈利·波特》之所以经典,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其具有原创性,但现在中国大量的幻想小说仍是跟着国外的创作路子走。
“我觉得这和我们的文学史有关。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现实主义题材一统天下,浪漫主义题材的文学作品比较少。近年来,魔幻作品开始增多,但由于过去幻想小说在小说中,尤其是成人小说中很少见,这种不够多元化的现象限制了作家的创作思路。”胡平说,中国的幻想类文学作品要想产生经典、获得文学界认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还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哈利·波特》的成功固然离不开出色的文本内容,但市场化运作同样功不可没。无论是图书、电影还是相关产品,能够长时间风靡全球的前提是具有相当水准的包装、营销团队。有创意的内容和高水准的营销理念,成就了《哈利·波特》的神话,这些都值得中国文化产业界学习、借鉴。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