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深 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重点大学,农村生源为何减少?
反思信用评级 欧洲意欲“独立”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8 月 24 日 星期    【打印】  
重点大学,农村生源为何减少?
  清华大学2011年本科新生结构
  8月17日,清华新百年首批新生报到。
  8月22日,中国农业大学新生报到,一些贫困生在绿色通道办理相关手续。
  A 3349名新生中,来自县级以上中学学生近3000人

  B 3349名新生中,来自县级及以下中学学生近500人,只占清华新生的七分之一左右

  核心提示

  中国农业大学农村户籍新生跌破三成,清华本科新生县级中学生源占比1/7……是什么造成重点高校的农村生源越来越少?北大在欠发达地区扩招,清华首次实施对西部地区给予招生倾斜的B计划……推动教育公平,究竟方法何在?

  1  重点大学,农村生源减少

  8月22日是中国农业大学新生报到后的第一天,这所国家重点大学,今年共迎来了3057名本科新生和2727名研究生。当天,新生们正在进行紧张的军训,与往年不同的是,在这些新生中农村户籍学生的比例仅为28.26%,十年来首次跌破三成。

  4年前,来自安徽的小程是从农村考入中国农业大学的众多学生之一,今年他顺升为本校研究生,并成为所在学院的本科新生辅导员。在小程眼中,中国农业大学对农村生源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他更希望有更多的农村户籍学生考到农大来,因为他们出生在农村,对农村了解更多,可以将自己的所学和实践更好地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农村,跟农大的理念也是相吻合的。

  中国农业大学如此,其他大学呢?8月17日,清华大学新生报到,农村生源比例也是舆论关注的焦点。该校招生办提供的数据显示,新生来自1200所中学,其中县级及以下的中学约300所,在3300多名本科新生中,农村生源近500名,占比约1/7。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晋军说,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从50%左右降到了不到20%,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在今年高考前,来自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社科2010级几名学生的调查引发外界关注。调查显示,2010级清华大学学生中,农村生源占总数的17%,而在当年的高考中,考生有62%是农村学生。几名学生在调查报告中总结,农村生源占比呈现下降趋势。

  不仅是清华,北大也是如此。在北大教育学院副教授刘云杉相关研究中,北大农村学生比例近年来一直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据她介绍,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1995年之前的数据里,整个农村学生的比例在30%左右,但最近一些年这一比例大幅下降,可能为10%到15%。

  这三所高校是否有代表性呢?这是否是重点高校的普遍现象呢?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组也在跟踪调查这个现象。杨东平说,目前农村学生主要是在第二类、第三类的学校,即二本以下的这些学校,尤其是民办高校、专科、职业院校等,而在所谓研究型大学,即在教育金字塔的尖上,农村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少。

  2  是什么造成重点大学生源的城乡差距?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社科2010级几名学生作的调查报告长达22页,是一项社会学调查,题目为“谁更有可能上清华?”调查显示,虽然农村孩子在所有高校学生中的比例是在上升的,农村生源在重点高校中的比例却是下降的。

  为什么出现了这样一个反差?清华大学负责这项社会调查的晋军老师解释,扩招之后,高校的名额向城市,特别是向一些超级中学集中的趋势开始加剧。清华大学招生办主任于涵也表示,现在高校没有充分的招生自主权,只能按分数从高往低录取,不可能区分考生是农村生源还是城市生源,清华只能在重点扩招时增加贫困学生录取的机会。

  重点大学自主招生都设置了较高的门槛限制,相当一部分报考名额都是直接投放给各地的优质示范高中,自我推荐的条件一般也要求学生来自省级示范高中。

  省级重点中学垄断名校资源,这是一个让很多人忧虑的事实。以今年为例,北大、清华在陕西共招收236名学生,而传统名校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一所学校就贡献了84人,比例占到了36%。这样的例子在各个省份都不罕见,而这样的学校往往位于大中城市。

  3  学业竞争,对农村学生来讲越来越不公平

  曾有人总结了三个“公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

  从“起点公平”这一点来说,在农村能够接受学前教育的不到40%,而学前教育通常被认为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奠基阶段,这个时候的教育缺失是不是意味着输在起跑线上?

  再说“过程公平”。在城市中,孩子们可以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信息来源更加丰富,甚至在考题当中,跟城市生活相关的题目也比农村的多,这样在竞争当中难免农村的孩子会败下阵来。

  最后说“结果公平”。很多重点学校都是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在大城市,这些学校对于本地生源招生的比例大很多,这是不是也造成了农村学生在这种竞争中处于劣势?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认为,教育优势资源过于向城市地带集中,导致很多农村优秀学生失去了更好的教育机会。最近这几年,在学业竞争中,农村学生越来越处于劣势,而农村学生除了课堂上的资源外没有其他的。对农村学生来讲,这种所谓公平的竞争其实越来越不公平,因为这种竞争没有相应的经济制度、文化制度。

  4  重点大学农村生源减少,如何破解?

  重点大学农村生源减少,原因似乎也非常复杂。那么,有没有解决之道?

  各重点高校首先作出了积极的尝试。

  清华大学针对如何更加公平地选拔优秀人才,发布了2011年自主招生的AB计划,首次实施对西部地区给予招生倾斜的B计划,对这些地区的优秀学生单独考察和降分录取,40多名学子因此圆梦清华。新生来源中,县级及以下中学约300所,比往年有所提高。清华大学同时表示,县级及以下中学的学生,将享受更多名额。

  北大招生办则表示,在2011年录取工作当中,一大批来自小城市和农村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2011年北京大学向重庆周边区县和农村张开了怀抱。从中学的分布上来讲,今年被录取的四川考生,除了来自成都七中、九中、四中等传统强校的考生之外,还有不少来自江油中学等基层县中,其中农村学生比例很高。

  然而,这样的探索显然是不够的。对于这一难题,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晋军认为,首先要尽量避免超级中学的出现。清华学生的报告里面也说,在西部某省,清华、北大在当地5所高中的招收人数达到全省招生总数的98%,这其中包括保送和自主招生的名额。这就会造成一种不公平的情况。他希望这种教育资源能够平均一些。

  晋军同时认为,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话,可能还需要对大学教育资源进行平均分配。比如说在清华、北大两所学校,他们所获得的资源可能是其他学校,甚至是其他“985高校”都没有办法比拟的。这可能就造成学生进到这个学校跟进到其他学校的差异特别大。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解决当前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均衡,让农村孩子能够和城镇孩子得到一样的学校教育。

  第二个方面,要不断促进各地的高考录取指标的均衡,目前重点大学、民办大学在发达地区、大城市投放的比例过高,减少在发达地区的招生规模,把多余的招生数量投放给不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第三个方面,应该推行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对学校实行完全的自主招生,对学生实行多元评价。在真正自主招生的情况下,大学如果要树立自己的教育声誉和提高自己的教育品牌,就要关注贫困学生。高校在录取的过程中,可以对农村地区的学生、贫困家庭的学生实行加分评价,这可以校正农村家庭孩子与城市家庭孩子进行竞争的时候,处于的这种教育环境的劣势。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有家庭因素评价和地区因素评价,对那些来自不发达地区和家庭情况比较差的学生,高校采取在同样的情况下优先录取的方式。

  讨论重点大学当中农村生源比例下降,其实讨论的是一个知识还能不能改变命运的问题。调查显示,不少人对“知识改变命运”这一点还是充满了信心。怎么样让这个信心得到制度安排上的保障才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教育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如果孩子们和他们的父母处在相对弱势,相信通过个人的努力,能够获得上升的渠道,能够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可能才是关键。

  (据新华网,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