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市一家中医院的“精品药房”,工作人员正在抓药。 |
|
工作人员在中药房里配药。 | |
核心提示
说到中药房,人们马上会想起弥漫着浓浓的中药味儿的药柜和那些张贴在药柜上的各种药材名称——不就是抓药的地方吗,能有什么文化?那么,到底何为中药房文化?它离我们的生活究竟有多远?
21日,省中医医院中药房文化建设高端论坛在我市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卫生厅的相关领导及全省各大中医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了这一中医系统的盛会。
1 中药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介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了《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中提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而作为中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中医院药房更是继承、创新、展示、传播中药文化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布局陈设,还是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都应该体现这些思想。
以环境形象为例,现代医院从形式到内容上都大量借鉴了西方的理念,建筑密度大、用料石材化等特点明显。以石材为主的建筑显得凝重雄壮,而以木结构为主要材料的东方建筑则体现出通透灵动的文化特征,两者的结合不应是生硬的组合,而应是文化“内核”的整合。例如可以通过园林小品、名医塑像、山石、盆景等,传播“天人合一”、“阴阳平和”等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
在我市第一中医院,有一间被称为“精品药房”的中药房。在此次论坛活动期间,记者与省内不少中医院的相关负责人一起,感受了这里作为中药房的独特魅力:建筑古色古香,药房内悬挂着古代名医的画像,柜台、诊桌与药柜都是仿古设计,给人以时光倒流的感觉。
吴刚认为,将中医药文化引入中医院药房建设中,有利于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对于增强药房文化内涵、提高医院社会影响力、增加医院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中药房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同气同脉
董开彦出身于中医世家,他的祖父是我市百年中药老店同华堂的创始人之一,而打小就看到家人行医治病的董开彦对于药房可谓熟稔于心。他认为,无论是传统中药房,还是现在的精品药房,中医都要遵循以“四诊八纲”为最基本的文化理念。四诊是指望、闻、问、切,八纲是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董开彦说,除此之外,“医者仁心”,行医者要注重医德。对医德的重视,与中药房文化的渊源密不可分。中医的医德深受儒家“仁”的伦理道德观念、墨家“兼爱”的道德原则以及佛教“大慈大悲”、“普救众生”的教义影响。它强调医德和医术的统一、医德规范与医德实践相结合;强调主体的道德修养;强调天人合一,人际关系和谐,讲究中庸之道。
对于一些人“中医见效慢”的观点,有40多年从医经验的老中医王鼎认为,中药讲究的是治病求本,程序相对复杂。但中医也有一个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同时,中医重养生,有些食物本身就是很好的药材,比如山药、莲子、玉米等。对于长期处于亚健康的人,可以选择一些疏肝利气、益气补血健脾的食物或者药材来调理身体,这体现了《黄帝内经》中提出的“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思想。
3 讲究颇多的传统中药房文化
“传统的中药房被称为中药铺,一般都设在自家宅院里。”董开彦说,过去的药铺极少租房,装修也非常简单。药铺里面的基本陈设就是诊桌、柜台、药柜、戥子(音同“等”,测定药品重量的小秤)。在药柜里放置药材的小匣子称为药斗,每个药斗外面贴的有药材的名字。
药斗存放药材的位置一般会依照三个原则排列:第一是根据药品的种类分类摆放;第二是根据配伍的需要,把经常能够在一起用的放在相临近的地方;第三是根据坐堂医生的个人用药习惯和爱好,把药材摆放在一起。所有这些设施的陈列包括药材的摆放都以便于医生调配药品为根本目的。
在传统的中药房文化中,坐堂医生讲究颇多,不仅要有高深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连穿衣都有严格的要求。炎炎夏日,坐堂医生要做到“不漏皮”(除了五官和手之外,人体都必须裹在衣服里)。
对于司药,中药房也定有很多规矩。在传统药房里,司药必须要学会打算盘,这样有利于帮助患者抓药后结账,节省看病时间;医生给病人开完处方,司药一般要将处方拿镇纸压平整放在柜台上,这样便于快速抓药,减少失误和麻烦。
4 弘扬中药房文化让中医更好地服务于民
尽管我国中药房文化源远流长,但现在的中药房如何对继承与发扬传统,中药房文化对老百姓有何实际意义?对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处长杨荣臣认为,中药房文化对老百姓的意义最重要的是在于科普宣传,目的是让民众认识中医药,喜爱中医药,正确使用中医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2009年开始,就发起“中医管理年”活动,同时出台了《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就是为了强化中药的特色优势,要在中医院确立中医药的主体地位,让中医院的临床能够体现中医的疗效,让老百姓真真正正地享受高水平的服务。
相关链接
中医与养生
那么,中医、西医以及现在颇受人追捧的养生,三者之间有何联系?
据市第一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赵继红介绍,中医和西医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以天地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体系,针对的是个体;西医主要是遵从逻辑医学,针对所有同一病症的群体。
中医有一个基本理念就是未病监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比如,人们容易出现的“亚健康”状态,虽然西医检测指标正常,但在中医看来,亚健康就是生病的信号。
养生在中医上属于卫生保健范畴,是中医的一部分。养生其实就是纠偏,是用各种方法,提高身体免疫力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而起到改良机体的作用。养生方式要根据每个人体质,年龄、性别、天气等差异选择不同的方法。
见习记者 李艳娜 记者 李砺瑾 通讯员 刘晓飞/文
记者 张晓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