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滩村,在今偃师市首阳山镇,紧依洛河,南与偃师市佃庄镇隔河相望,西与洛龙区白马寺镇相连,汉魏故城的老城墙就矗立在村西。
有关龙虎滩村村名来历的传说十分丰富。记者在乡间就听到了几个不同的版本,这些传说大多和隋唐时代有关。
第一种传说是,隋末瓦岗军李密占据汉魏故城后,在此设阅兵台,称“龙虎台”。后洛河改道,冲台成滩,此地由此而得“龙虎滩”的村名。
在另外一种传说中,龙虎滩村则因李世民、尉迟敬德而得名。
话说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荒淫无道,横征暴敛,骄奢淫逸,弄得天下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当时,揭竿而起要推翻这个杨家王朝的起义军很多,其中最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要数瓦岗兄弟了。
啸聚瓦岗的义军首领李密,英勇善战、所向无敌。他战旗一挥,瓦岗军直捣洛阳一带,附近饥民也望风来投。李密的势力越来越大,就在汉魏故城北侧的今翟泉、金村一带,修建宫殿,自称魏公。
当时,洛阳还有一股势力,就是隋朝旧员王世充。他自封郑王,在现偃师缑氏东门外设辕州府,控制着一片地方。
洛阳附近的第三股势力是原本镇守并州的隋朝守将李渊的两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这两人都是能征善战的骁将,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他们攻入西京长安后,又破函谷关,打到了洛阳,在邙山之巅安营扎寨,与李密、王世充形成了鼎足之势。三方互相牵制,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一天,为试探瓦岗军的虚实,李世民和帐中大将尉迟敬德出了辕门,装作狩猎的样子,顺着邙山向东而驰。说来也巧,他俩在路上遇到了一只白鹿。只见白鹿纵沟跨堑、跳跃奔腾,两人一时兴起,便一路追赶,来到瓦岗军的防卫区内。经过一场鏖战,李世民和尉迟敬德终因寡不敌众,双双被俘。两人被当做敌方奸细押解到了李密那儿,李密经过查问得知他们就是李世民和大将尉迟敬德,遂下令推出去立即斩首。
这时,军师徐懋功向李密奏道:“处死不如劝降,如能归顺,二兵合一,攻取王世充如探囊取物,唾手可得也。”李密听了,觉得言之有理,就吩咐魏征、徐懋功将李世民、尉迟敬德二人押至城南监狱,好生看守。
谁知,半夜时分,魏征、徐懋功竟偷偷将二人放了。这是怎么回事?原来,瓦岗军虽然兵多将广,但李密自诛杀瓦岗领袖翟让夺得领导权后,就变得飞扬跋扈,把谁也不放在眼里,此时瓦岗军内也已军心涣散。魏征、徐懋功早听说李氏父子的才德,如今见李世民、尉迟敬德二人威武英俊、大义凛然,认为他们将来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所以,他俩一商量,就把李世民、尉迟敬德给放了。
后来,李世民果然登上皇位,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在封建社会,皇上称“龙”,大将称“虎”,李世民、尉迟敬德当年住过的监狱,老百姓就称之为“龙虎监”。但“监”字听之不雅,正巧这一带是洛河滩地,人们就改“监”为“滩”,称为“龙虎滩”,龙虎滩村由此得名。
值得一提的是,龙虎滩村的村北,还有著名的古时洛阳八景之一——铜驼暮雨。
当年汉武帝西征匈奴,开辟丝绸之路,方便了东西贸易。为显示自己功勋,他命人铸造了一对铜骆驼,摆在长安的皇宫前。曹魏时,魏明帝扩建洛阳宫,把这对铜驼迁到洛阳,摆在了外城五里长街铜驼街上。铜驼街北接宫城,南连洛河上的永桥,一时商贾云集。傍晚时分,华灯初上,酒旗飘飘,细雨洒道,煞是好看,人赞其景为“铜驼暮雨”。
见习记者 蒋颖颖 记者 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