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1版:首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洛阳民兵 真心英雄
突出转型发展 打造创新洛阳
中央分类推进事业单位 改革工作调研组来洛
垃圾变水泥,“洛阳创造”!
皖鲁苏鄂豫共商共建省际通道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 年 9 月 2 日 星期    【打印】  
突出转型发展 打造创新洛阳
——市十次党代会精神解读之四
洛 平
  (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古往今来,凡振兴,凡崛起,凡发展,无一不与创新息息相关。创新是在人迹罕至的荒山原野中辟出新的道路,是在布满暗礁的大江瀚海中探索新的航道,是在人们前所未闻或视而不见的时空中摘取新的花朵。  

  (二)创新,是一座城市勃兴的灵魂,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强劲引擎。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城市,但各具特色的城市欲求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建设创新型城市。

  唯有创新,才能突破自己;唯有创新,才能超越别人。

  市十次党代会报告鲜明提出:路在持续,必须突出转型,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着力打造创新洛阳。

  (三)创新型城市,核心就是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强,信息、知识、人才、经费等创新活动的源头“活水汩汩”;内涵就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等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活力四射”。

  (四)当今世界,是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也是个必须通过创新才能赢得竞争的世界。

  放眼国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新技术、新管理、新理念层出不穷。

  回视国内,深圳、浦东以创新奇迹般崛起,广东以创新引领风尚,浙江、江苏以创新后来居上,海峡西岸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更以创新先声夺人。

  环顾周边,兄弟城市全民创新风生水起,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方兴未艾……

  (五)变则通,通则久。

  如何打造创新型城市?转型,是现实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是唯一的路径。

  市十次党代会报告特别强调:经济转型是实现老工业基地焕发生机、重振雄风的必然选择,更是洛阳华丽转身、凤凰涅槃、创新活力更加强劲的必由之路。

  (六)转型是创新的内生力。离开转型,创新必然乏力、必然零碎、必然难以持续。

  当下,无论是领导方式转变,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创新。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十二五”发展的主线;加快经济转型,是洛阳持续发展的主线。

  实现创新,关键要在转型上下工夫、见实效。

  通过转型,让城乡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投资结构更趋合理;通过转型,实现外延与内涵、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有机统一;通过转型,使洛阳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科学、创新更具活力……

  (七)伴随着矫健的发展步伐,转型的呼声在洛阳是如此迫切。不“转”不行,“转”慢了也不行。

  回顾洛阳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资源、能源等要素驱动,长此以往,发展的成本将增加,发展的优势将减少,发展的活力将下降。要在过去基础上持续较快增长,就要让转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发动机。

  洛阳工业总量虽然很大,但许多产业缺乏核心技术,不少企业技术“空心化”,关键部件依靠进口,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多而不优、大而不强”的状况,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规模经济效益,就应当让转型成为优化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抓手。

  洛阳不能没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但城市的发展却面临极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如果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这样的发展难以为继;如果牺牲宝贵的资源环境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这样的代价过于高昂。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应当让转型成为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经济生态效益、有效保护环境的基本途径。

  转型,决定着我们能否有效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走上创新发展的道路。

  (八)突出转型,着力创新,我们需要自信,需要清醒,需要只争朝夕。

  去年7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走进中信重工“新重机”工程重型锻造工部,展现在总书记眼前的,是世界最大、最先进的18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握着公司员工的手,总书记语重心长:企业的生命在于创新!中信重工的今天,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企业的成功实践。

  一个“转”字重千钧,一个“转”字意味深。

  立足客观现实,要主动转;顺应发展大势,必须转;寻求新的突破,更要加快转。

  (九)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突出转型,打造创新洛阳,关键在做。

  通过转型,实现加快发展与提升水平并举,做大做强战略支柱产业。

  瞄准全省、全国乃至全球一流标准,加快改造提升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加工、石油化工、硅光电及能源电力等五大战略支柱产业,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石油化工基地、硅光电产业基地、能源电力基地。

  通过转型,实现结构优化与培育优势并重,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打造中国锂电池之都为目标,重点发展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电动车及新型混合动力车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积极培育生物医药产业,推进关键技术突破,加快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医药中间体等产业发展。加快中国移动呼叫园区、河南移动呼叫中心建设,着力建设中部声谷。加快推广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和产品,叫响“节能装备,洛阳制造”这一品牌。

  通过转型,实现机制转换与规范完善并行,推进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

  按照职工利益最大化、单位发展活力最大化、部门服务效能最大化的要求,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推进机制、技术、管理“三创新”,通过改革改制明晰产权。同时,切实抓好已改革改制企事业单位的规范完善工作,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发展和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动更多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通过转型,实现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并联,加快产学研军融合发展。

  发挥洛阳在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等高科技领域的技术研发优势,以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产学研军联盟,加快推进产业技术升级,为洛阳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型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实现洛阳制造向洛阳创造跨越。加快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着力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打造引进和培养人才的高地。

  (十)转型正当时,转型正攻坚;发展无穷期,创新无止境。

  转型才有出路,已经成为洛阳各界的共识;创新走向振兴,也是全市上下共同的愿景。迈出经济转型坚实步伐的洛阳,一定能打赢这场攻坚战,一定能“转”出柳暗花明的“新”洛阳!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