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1版:悦 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恶心”与“美味”的纠结
惜取别离时
哲理漫画欣赏
微博江湖
树死以后
短 句
洛阳网广告
知足常乐
梁实秋的幽默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9 月 8 日 星期    【打印】  
“恶心”与“美味”的纠结
□云无心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了一篇关于“世界最恶心食物”的文章,排名第一的是中国的皮蛋。这一结果让许多中国网友无法接受,纷纷通过各种方式表示反对,以至于评论皮蛋的原文作者在其个人博客上发表致歉声明,表示“虽然我没有享受过皮蛋的味道,但是我对你们的文化并无冒犯之意”。

  其实这个评选结果并不值得大惊小怪。皮蛋之所以排名榜首,大概是那位作者没有见过臭豆腐。在我工作的公司里,曾经有让员工介绍当地特色食品的活动。一位台湾来的同事介绍了臭豆腐,还带了一些给大家品尝。结果没有一个外国同事能够放进嘴里。有一次我介绍中国的各种豆制品,说腐乳和臭豆腐都是豆腐发酵的产物,有各种不同的风味,类似于国外的奶酪。一位同事说,自从见识过了那位台湾同事说的臭豆腐后,她再也无法接受“发酵的豆腐跟奶酪一样”的说法了。

  从化学角度来看,腐乳和臭豆腐都是由豆腐发酵得到的。腐乳只是在菌种和发酵条件上有更好的控制,而臭豆腐的发酵过程基本上是乱七八糟,各种细菌碰上什么就用什么。它们就像两兄弟,一个衣食无忧并且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另一个四处流浪,靠乞讨为生。两者都是靠细菌分解其中的蛋白质,释放出一些有香味的氨基酸,从而使之“吃起来香”,同时分解含硫氨基酸,产生一些诸如硫化氢之类的化合物,从而使之“闻起来臭”。不同的菌种和发酵条件,导致这些香与臭的物质组成与含量各不相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风味。

  奶酪的情况其实大抵如此。牛奶中也有大量蛋白质,发酵过程中也能产生各种香与臭的物质。味道纯正的奶酪相当于味道纯正的腐乳,而臭奶酪的风味就跟臭豆腐如出一辙。

  虽然有很多外国人喜爱臭奶酪,但是不会接受臭豆腐,就像许多中国人喜爱臭豆腐,却很难接受臭奶酪。一种食物是“恶心”还是“美味”,更多属审美的范畴而不是靠科学判断。就像一幅名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会作出截然不同的评价。人们对食物的看法,同样深受文化传统和后天习惯的影响。比如西方人从小喝牛奶,会把奶味当成一种好的味道。但是他们不习惯吃豆制品,往往把豆味当做不好的味道。在美国,很多人认为豆奶比牛奶更健康、环保,但是因为豆味,他们愿意吃的豆制品相当有限。而对于中国人来说,情况似乎相反——很少有人把豆味当问题,但是有不少人反感奶味。

  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美国有个电视节目《Fear Factor》,胜利者会获得巨额奖金。而比赛中有个项目就是吃各种恶心的食物,比如虫子、蚯蚓、长蛆的面包等。有趣的是某些被中国人视为美味的食物,比如大肠、脑花等,也经常被用来作为“对勇敢者的挑战”。许多中国人认为恶心的半生牛排,则是西方人的日常食物。

  在一个地区被当做美食,而在另一个地区被视为恶心的食物,这样的现象并不仅仅发生在国家或者文化圈之间。即使在中国,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

  四川有道名菜叫折耳根,植物学名称是鱼腥草,是四川最有号召力的野菜之一。据第一次品尝这种野菜的人描述,就像是直接吞下了一条生鱼——浓烈的鱼腥味从口腔一直到胃里。不过从小就吃这道菜的四川人从来都食之如饴。号称“健康教母”的马悦凌鼓吹生泥鳅治病,许多病人只能当做良药勉强吃下。可能这一情况在吃惯了折耳根的四川人中并不存在,所以在四川尝试“生泥鳅疗法”的人比较多。因此,被寄生虫感染的人也就比较多。用这种亲身受害的方式去证明“生泥鳅疗法”的危险,大概也可以算不怕鱼腥味的四川人为全国人民所作的一大贡献了。

  所以,当看到外国人把我们的某种美食当做恶心的食物,完全没有必要不满。食物是否美味,多数情况下都是针对具体人群而言的,就像我们同样会把世界其他地方的一些美食当做恶心的食物一样。

  (据《读者·原创版》)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