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叉手礼 (资料图片) |
|
■ 壁画墓简介
孟津新庄壁画墓于今年4月在孟津县平乐镇新庄村发现。该墓葬由墓门、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道长约21米,宽2.4米,为斜坡式墓道;甬道为砖砌拱形,甬道两壁各有一幅壁画;墓室为砖砌,圆形,直径6.85米。由于该墓历史上曾多次被盗,墓室塌毁严重,在残存的墓室周壁保留有彩绘砖砌的立柱斗拱、门窗桌椅和人物壁画。墓室内出土的文物有鎏金铜钉、瓷碗以及写着“开元通宝”的几枚铜钱。
■ 壁画简介
该墓葬甬道两侧的壁画保存完整,壁画长2.15米、高约2米,每壁各绘有3个人,这些人装束大致相同,微微侧身,面朝墓道方向站立。
■ 壁画故事
今年4月,市文物工作队在孟津县平乐镇新庄村发现一座唐代墓葬。该墓葬有着独特的穹顶圆形形制,这种形制在我市发现的同一时期墓葬中比较罕见,因此,该墓葬的发现曾在我市考古界引起不小的震动。
与形制有着同样重要地位的,还有该墓葬中出现的一组精美壁画。发掘工作结束后,市古代艺术博物馆对该墓葬壁画进行了揭取,并对壁画内容进行了研究。日前,随着壁画修复、研究工作的结束,壁画的内容也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使我们对唐代的丧葬礼仪有了新的认识。
壁画人物非文官
乐队演奏送死者
初次看到这组壁画时,大家都以为绘制在甬道两侧、排列整齐的这两组共6个人应是送葬者,这些人的形象也有点像当时文官的扮相。但有关专家通过查阅资料,认真研究人物之间的关系之后发现,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市古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徐婵菲介绍说,该墓葬甬道东西两壁一字排开各绘有3个人,东西两壁的前两个人形象基本相同,第三个人不同。其中,东西两壁的第一人均双手斜握一根长杆,长杆上下两头为白色,中间为黑色,第二人都叉手站立。西壁的第三人叉手站立,东壁的第三人怀中斜抱一个深褐色长条形包裹,有两条扎口的条带从包裹两旁垂下来,由此推测,包裹之中装的应该是琴。
徐婵菲说,按照唐墓壁画的布局规律,在象征内宅的甬道位置,通常是绘与墓主家居生活有关的内容,那么这分成两列、站立两边的6个人(以男性居多)是干什么的呢?事实上,两个斜握长杆的人手中的长杆已经暴露了他们的身份——这是一支小型乐队,在这个乐队中,手握长杆者是乐队的指挥,他的身份在那个时代叫致辞者。顾名思义,致辞者就是介绍表演内容的人。
不少学者研究认为,在唐代,致辞者手中多不持物,手拿长杆来指挥乐队演出是五代时才出现的,所以从墓葬的形制和这幅壁画来判断,这座墓有可能是五代时期的。
徐婵菲说,墓中绘乐舞场面的壁画在历史上由来已久,这一形式是在中国古代“事死如事生”的厚葬观念的影响下产生的。唐代不仅盛行在墓中绘制乐舞壁画,放置乐舞陶俑,还有在死者埋葬的当天专门请来表演班子演出傀儡戏(木偶表演,有音乐伴奏)以祭奠墓主人的习俗。
双手交握迎主人
原是在行叉手礼
在古代的诗词、小说中,我们常常见到有关两人见面或下级向上级回话时行叉手礼的描写。唐代诗人柳宗元诗云:“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而南宋人陈元靓编著的日用百科全书《事林广记》对叉手礼的行法有详细的描述:两手交握于胸前,用左手握住右手拇指,左手拇指向上,小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伸直。不过,文字的描述毕竟不够形象、直观,况且同为叉手礼,唐代的和宋代的一样吗?唐代的叉手礼是什么样子呢?
在这组唐墓壁画中,我们的疑问得到了解答:该墓甬道两壁画的6个人都微微侧身,面朝墓道方向站立,双目前视,神色恭谨,有4个人双手合抱于胸前,似在等候随时出现的主人。我们仔细观察人物的双手姿态,发现他们是两手交握于胸前,左手握住右手拇指,右手除了拇指外其余四指均不外露,由此可以确定,他们是在行叉手礼。
徐婵菲说,在这组唐墓壁画中,人物行叉手礼的方式与宋代书籍里描述的不大一样,说明同一种礼仪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地方是不同的。通过史书记载和出土实物资料,我们可知,叉手礼是流行于唐末、五代、辽、宋、金、元时期的一种行礼方式。这种行礼方式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使用,叉手礼多在人物站立时使用,尤其是人物回话时加上这种礼节动作,可表示对人的尊敬。
记者 李燕锋 见习记者 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