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0版:新安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欲问行人去哪边 眉眼盈盈处
读 家
《血战缅甸》
《明风万里》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 年 9 月 21 日 星期    【打印】  
读 家

  21  燥邪

 

  燥邪,是自然界中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等特性的外邪。燥邪侵犯人体,会引起一系列的干燥症状,即燥病。燥邪致病多见于秋季,有温燥和凉燥之分。初秋,夏季的余热与秋季燥邪相结合形成“温燥”;秋末,初冬的寒气与秋季燥邪相结合则形成“凉燥”。

    45  乾坤由我在 安用他求为

  心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主宰,安身立命的根据,衡量是非的标准,天地间诸事诸物,举凡纲常伦理,成败荣辱,皆不出于我心。

  王阳明说,求之于心而非,虽其言出于孔子,也不敢以之为是;求之于心而是,虽其言出于庸常,也不敢以之为非。

  但在朱熹看来,只能说“性即理”,至于心,因为它包含了“性”和“情”两部分,“情”就是情感和欲望,未必与天理和本性尽合,所以断不能说“心即是理”。

  王阳明用一个公式解决了问题:心=性=理=良知。

  恒等式,我给它取个名字叫“万能公式”。万能公式中的性融合了情,王阳明没有将情一竿子打死,只说将情之过与偏(即欲)调整到合理的范围即可。

  以后王阳明说的话里但凡出现“心”字,可以马上联想万能公式:心=性=理=良知。接着,王阳明说了一句很关键的话: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

  意识一旦发动,必有所指,比如你感觉到渴了接下来的行为必然是去找水,五毛想多赚点钱给女朋友买戒指了接下来的行为必然是开动马甲四处发帖,这种“意”之所在,便叫做“物”。“物”指“事”(意用于事亲,则事亲为一物),即与意识相关的人事行为,而非其字面意思“物体”。

  到此,由“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此心在物则为理”三大命题构成的“心即理”说圆满自洽。

  心外无理:普遍规律只有与你的心灵融合才有意义,才能渗透到你的信念与情感中,从而有效地影响你的行为,否则只是一种空疏的概念、束缚主体的桎梏。

  心外无物(事):心之发动处谓之意,即我们所说的“动心”。意不可能悬空,必有落实的对象,一切活动(事)都是意识参与的活动,因此,离开主体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如果只有这两个命题,自己玩自己的,那心学确实就和禅宗没有什么区别了。最后一句才是重中之重。

  此心在物(事)则为理:具体的理体现在心与外部世界所存在的关系中,脱离与外部世界联系的理没有意义。

  我承认王阳明虽然肯定“物即是事”,但他没有把实在的客观物体排除在心外无物这个命题的适用范围之外,这就面临另一个存在论的问题。

  事实上,阳明压根就没有兴趣去讨论这个问题。我来替他回答:离开了主体,客观存在对人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一切都要回归内心。

  这也是为什么人人都读孔子却人人无法成圣,人人都看巴菲特人人都成不了股神,人人都这个奶酪那个弱点的最后该是什么人你还是什么人。外在之理包装得再炫目多彩,不经过与作者同样的心路历程,你永远不可能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

  孔子可以告诉你怎么说怎么做,却无法告诉你这么说这么做的心理依据。同“应该怎样”比起来,“为何这样,如何这样”更重要、更根本,这需要你自己到心上去求。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