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福民强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重现气势恢宏 道教建筑群
伊洛岸边同发展 集聚集约谋新篇
拉长林果产业链条
洛阳市地方税务局2011年度发票“二次开奖”活动公告
伊滨区预拆迁创造“西李加速度”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 年 9 月 26 日 星期    【打印】  
伊洛岸边同发展 集聚集约谋新篇
专家妙解“一中心三板块五组团四支撑”
  22日下午,市委党校管理教研部主任、副教授冯小六应邀为老城区党政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十次党代会精神宣讲课。他讲的主要内容:中原经济区建设洛阳怎么办?其中关于洛阳总体发展布局“一中心三板块五组团四支撑”的阐述最为精彩。他把“一中心三板块”的发展历程概括为“画了一个圈”。

  【一】往事未如烟,“一五”筑华年,主动融入大中原

  近代以来,洛阳中心城市区迎来三大战略机遇。

  第一次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西关以西、七里河以东、金谷园以南、洛河以北范围建起了一座新城池。由于建设工地众多,人们习惯地叫它“西工地”,慢慢地就有了“西工”的区名。这是洛阳近代以来第一次拉大城市框架。

  第二次是“一五”时期。这是奠定洛阳工业基础和洛阳现代城市地位的关键时期。“一五”时期的洛阳之于全国的影响力,绝不亚于20世纪80年代的深圳。当时,全国要布局150多个重点项目,河南有10个,洛阳占7席。当年,一拖每年向国家缴纳的利税,甚至超过了广东全省。正是这些大厂大项目的设立,一个崭新的涧西区屹立起来。

  第三次机遇就是进入新世纪尤其是中原经济区的开建以来。为什么要建设中原经济区?这是河南的地位、特点和现实需求决定的。河南是中国的缩影,也象征着祖国的发展。中原兴,则天下兴。中原经济区的定位是,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如何建设?简单说就是六句话:主题是科学发展,目标是富民强省,核心是“三化”协调,活力是解放思想,方法是统筹兼顾,关键是实干实效 。目前,洛阳正在朝着这些目标迈进,力争在中原经济区这个大盘子里有更大担当、更大作为。  

  【二】伊洛岸边画个圈,点线连成面,集聚集约谋新篇

  中原经济区建设,洛阳如何主动融入?

  市十次党代会提出,洛阳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当好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示范,着力打造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型、河洛文化传承弘扬两大品牌。而“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龙头、引擎、载体和福民强市的战略重点,就是特色城镇化。

  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必须突出集约、集聚。于是,我市提出要走组团式城市发展之路,强化市县联动、强化产城融合、强化城乡一体。这一思路体现在总体发展布局上就是“一中心三板块五组团四支撑”。

  关于“一中心三板块”。非常巧合,洛阳中心城市区用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在伊洛河岸边画了一个圈。

  最初是由老城区西进发展西工区。后来是由西工区再西进发展涧西区。进入新世纪,跨过洛河发展洛南新区。眼下,伊滨新城即将拔地而起。与此同时,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攻坚战的实施,使得洛阳古城保护开发工作日益繁重,而这个重点在老城,老城区成了全市发展文化产业的马前卒。至此,这个“圈”算是又回到了“原点”。

  这个过程,是历史的变迁,更是发展理念的提升。尤其是伊滨区、洛偃一体化的推进,拉大了洛阳城区框架,扩展了洛阳经济发展腹地。

  关于“五组团四支撑”。既然消灭不掉空间,就在时间上拉近——靠城际快速通道形成半小时经济圈、通勤圈、生活圈,加快吉利、新安、孟津、宜阳、伊川五个组团与中心城市向心发展。距离中心城市相对较远的汝阳、嵩县、栾川、洛宁,要充分发挥潜在优势、后发优势,实现自我发展,同时为全市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本报记者 孙自豪 通讯员 孙海洲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