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姜春晖
2008年至2009年,河南省、洛阳市不断对大运河遗产进行现场调研、资料收集,组织专家讨论、系统评估,并对大运河遗产清单和保护规划进行多次调整、补充和修改完善,最终完成了《洛阳市大运河遗产保护总体规划》。
大遗址保护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中,如何处理好经济效益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光冀教授。
保护大遗址就是保护古代文明
徐光冀说,大遗址一般指面积大、文化内涵丰富、学术价值高、工作周期长,对研究古代社会有重要意义的遗址。其种类有聚落、城镇、宫室、建筑群(含园林)、寺庙(含石窟寺)、石刻、手工作坊、工程、陵寝和墓葬群,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由于大遗址往往是国家或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研究古代社会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徐光冀说,无论是从20世纪20年代起开始研究的河北巨鹿宋代故城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北京周口店遗址,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对隋唐洛阳城、汉魏洛阳故城、二里头等遗址的调查发掘,大遗址始终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目标。
“这些工作持续了大半个世纪,今后还将长期继续下去。”徐光冀说,截至目前,在国务院先后公布的235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有500处以上是大遗址,而“保护这些大遗址就是保护古代文明”。
大遗址保护应特别注意本体整体保护
由于大遗址面积大、保护周期长,大遗址保护工作不可避免地会与当地工农业生产、城乡经济建设等产生矛盾。
徐光冀说,按照中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要求,文物部门在大遗址保护中应特别注意对大遗址本体的整体保护。而且,考古勘探发掘和研究是大遗址保护的学术支撑,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制要从遗址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研究遗址的历史和价值,准确评估保存状况,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切勿千篇一律。
“大遗址的展示也要以保护遗址本体为前提。”徐光冀说,我国大遗址以土遗址为多,给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多难题。在目前条件下,地下遗址仍应以回填保护为主;地面遗址保护应以物理材料为主,如城墙、台基,可以用土料包、培、填(含土坯)、覆土植草等方法。而对于大遗址的展示,应在保护遗址本体整体的前提下,选用保护棚、模拟等多种方法,并根据遗址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
“遗址博物馆也应建在保护范围之外,体量也不宜过大。”徐光冀说,遗址博物馆功能集保护、研究、展示、管理为一体,主要展示为该遗址出土文物和遗址、模拟,内容切忌庞杂。
洛阳有条件建立考古遗址公园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指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的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
徐光冀表示,作为十三朝古都,洛阳拥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汉魏故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和邙山陵墓群等五大遗址区,地上地下文物较多,文物资源得天独厚。
“洛阳完全有条件建立考古遗址公园。”徐光冀说,如果洛阳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全方位展示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打好历史文化这张牌,洛阳在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中肯定会有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