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05年以来,高新区硅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已聚集硅材料和光伏企业10余家,形成了多晶硅、硅切片、光伏电池组件、光伏应用的完整产业链,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80亿元,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硅光伏生产和研发基地。
产业优势助推发展
说起洛阳的硅产业,的确值得洛阳人骄傲。1966年,洛阳单晶硅厂建成,是中国最早的两家多晶硅研发和生产企业之一,洛阳的硅产业发展开始起步。经过40多年的探索,洛阳在硅材料研发生产方面有了深厚的技术积累,确立了多晶硅、单晶硅和电池片生产方面的技术优势。2005年起,以多晶硅为基础,洛阳的光伏产业快速崛起,形成了以高纯多晶硅、硅电子材料和光伏产业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在多晶硅、单晶硅及硅抛光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领域,洛阳已经拥有了一批骨干企业,聚集起一批人才,为产业高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从2003年开始,中硅高科、洛阳尚德、阿特斯开始分期兴建高纯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多晶铸锭及硅片项目,一大批骨干项目的兴建,勾勒出硅光伏产业的雏形。
目前,仅在高新区就有洛阳尚德、中硅高科、阿特斯光伏、鸿泰半导体等硅光伏产业链上游企业,有天空能源、洛阳金诺、鼎晶电子、神佳陶瓷等产业链配套和关联企业近20家。洛阳尚德公司电池片生产技术国际领先,阿特斯公司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光伏电池应用技术,洛阳中硅拥有国内唯一的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千吨级多晶硅生产技术,无论多晶硅的产品品质、技术水平还是供货能力在国内都名列前茅。
目前,以高纯多晶硅、硅电子材料和光伏产业为支柱的洛阳硅材料产业格局日渐清晰。2009年,全市硅电子产业骨干企业销售额达45亿元;2010年,全市硅电子产业骨干企业销售额达80亿元。
打造基地集聚发展
洛阳要在全国硅光伏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还需在更高层次上整合资源,谋求更大发展。
由于洛阳的硅电子产业主体及研发能力集中在高新区,为聚集全市硅产业资源,2006年,洛阳市政府在高新区组建了洛阳硅电子产业基地,成立领导和管理机构,统一规划、管理全市的硅电子产业。2007年7月,洛阳硅电子产业基地晋级为省级基地。
基地成立后,强大的吸金效应开始显现。洛阳硅电子产业基地成立不久,国内硅产业大佬无锡尚德、中硅高科等纷纷加盟,在高新区建立生产线和研发机构,其他下游产业项目也相继跟进。高新区目前已经有10多家硅材料及光伏产业企业,涵盖多晶硅、单晶硅、单晶切片、抛光片、电池片及组件等领域。2009年,高新区光伏及硅电子材料产业9家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2亿元,而2010年总产值达80亿元,整个产业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产业的快速成长,为在更大范围进行行业拓展提供了广阔空间。2010年初,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硅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洛阳硅产业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今年9月1日,高新区申报的“洛阳国家硅材料及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通过科技部2011年度复核,这是我国中部地区唯一的国家硅光伏产业化基地。
区域协作携手发展
在硅光伏产业巨大财富效应的示范作用下,全国很多地方都将硅光伏产业作为发展重点。洛阳也明确提出,以高新区为中心,建设洛阳硅材料产业基地,把洛阳建成我国主要的硅材料及光伏产业基地。
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说,与全国其他城市和地区相比,洛阳的各种硬件条件并不具有优势,高新区希望能在软环境的营造、吸引人才和项目技术带头人方面取得突破,形成“以高端硅材料为基础、电路产业和光伏产业两翼发展的硅材料产业集群”的产业特色。
洛阳硅产业基地正在构建一个完整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建立开放式技术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和组建产业技术联盟与技术委员会。
为优化投资软环境,洛阳市及高新区专门针对硅电子产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资金方面,专门设立产业引导资金,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给予先期政策性资金扶持,支持企业走上正轨;另外对进入产业化阶段企业,有结构调整资金、贷款贴息等方面的支持。为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2008年初,洛阳市又专门出台了《促进硅及光电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对发展硅电子及光伏产业,在资金、人才、研发、科技成果转化、配套体系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市《硅光电产业振兴行动计划》,“十二五”期间,我市将重点建设洛龙光伏光热产业集群、偃师硅光伏产业集群、高新区光伏光电子产业集群、伊川硅材料产业集群、新安硅材料产业集群等5个特色产业集群,共同推进洛阳硅光伏产业基地建设。
目前,以高新区为核心的洛阳硅光伏产业正快速发展,预计2015年,全市硅光伏产业企业可实现销售收入720亿元,洛阳将成为全国重要的硅光伏产业基地。 (特约记者 王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