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国 内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天宫1号飞上太空
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提高
年底前对所有列车实行网络售票
云南李昌奎被依法执行死刑
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9 月 30 日 星期    【打印】  
天宫1号飞上太空
中国迈向空间站时代
  图为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新华社发)
  胡锦涛等观看发射实况并祝贺发射成功

  据新华社9月29日电 随着天宫一号于29日21时16分发射升空,中国向空间站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等领导同志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了天宫一号发射实况,并与工作人员亲切握手,热烈祝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成功。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47次飞行,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的第8次发射。

  秋夜的酒泉卫星发射场上星光闪耀,全新改进的长征二号FT1火箭点火升空,明亮的尾焰映红了大漠长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发射成功。

  从1999年第一艘飞船飞上太空到这次天宫一号发射,12年间,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以坚实的步伐迈向建造空间站这一19年前启动载人航天工程时便确定的目标。

  距发射架1.5公里的厂房里,神舟八号与长征二号F火箭已在测试。11月初,神舟八号将在同一发射架上升空,在太空中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这将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中国载人空间站将向社会征集实验项目

  据新华社甘肃酒泉9月29日电(记者 赵薇 李惠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善从29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将向全国征集载人空间站应用项目建议,各方人士都有机会参与未来中国载人空间站实验。

  到2020年前后,我国将在太空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有人空间站。张善从说,在空间站上开展大量科学实验,是建设空间站的终极目标。

  从神舟到天宫:中国一大步

  29日21时16分,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托举着天宫一号直冲太空。

  从神舟到天宫,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究竟实现了怎样的进步?

  指路天宫:站在神舟肩膀上开始新探索

  1992年,中国确立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天宫一号的技术负责人杨宏介绍,此前的10多年间,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为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的发展战略;神舟七号实现了航天员出舱活动的技术突破,拉开了第二步“空间实验室阶段”的序幕。如今的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是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站在神舟宽阔的肩膀之上,天宫开始了中华民族叩问天际的新探索。

  享受天宫:太空生活从“温饱”到“小康”

  “与神舟飞船相比,天宫一号实验舱里的空间要大许多,达到了15立方米。”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设计师白明生说,作为中国目前研制的最大的载人航天器,天宫一号为航天员提供了更为宽敞的工作生活空间。

  “如果说神舟飞船里面的空间是温饱水平的话,那么天宫一号里面的空间就达到了小康水平。”白明生用形象的比喻说明这种变化。

  天宫一号采取了多项人性化设计,为航天员提供舒适的载人环境。杨宏介绍,实验舱内的照明、睡眠区、空气成分都有良好的控制。舱内设立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睡眠区,拉上帘后,两个区域相对封闭,为航天员提供了隐私环境。航天员可以在里面睡觉,也可以看书听音乐。

  决策天宫:测控覆盖率扩展到70%

  中继卫星的正式投入使用,令天宫一号的美丽身姿能更长时间地停留在人们的视线中。

  2008年,我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成功发射升空。中继卫星的加入,使天宫一号的测控覆盖率提升至70%左右。

  “直观地说,就是我们能看到的天宫一号的转播时间更长,天宫一号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是1个半小时,我们可以观测到它的时间是1个小时左右。”测控通信系统副总设计师麻永平介绍。

  然而,70%的覆盖率,并不是中国航天人的最终目标。

  “在不断完善陆基和海基测控网的情况下,我们未来还要继续发射中继卫星,实现通过中继卫星进行全部覆盖”。

  拓展天宫:太空实验与百姓生活相连

  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善从介绍,在轨寿命长达两年的天宫一号安排了地球环境监测、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环境探测3个方面的空间科学试验,试验过程贯穿天宫运行始终,所得数据将提供给各个科研单位开展应用研究。

  看起来遥不可及的太空科学试验,实际上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张善从说:“天宫一号上安置了高光谱成像仪,如果试验成功,以后我们再去看哪个地方有污染,就不需要通过抽样检查或者跑到市场里面去检查了,而是通过遥感手段就能探测到。”

  (据新华社)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