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深 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探寻辛亥遗迹 追忆志士事迹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1 年 10 月 11 日 星期    【打印】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特别报道之寻访篇
探寻辛亥遗迹 追忆志士事迹
本报记者 王蕾 鲁博/文 陈占举/图
  张钫故居。
  张钫戎装照。
  杨体锐之墓。
  林东郊的书法作品。
  杨体锐烈士遗像。
  核心提示

  昨日是武昌首义百年纪念日,海内外各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活动也随之达到高潮。本报记者近日探寻了洛阳的几处辛亥革命遗迹,在这些志士生活、战斗过的地方,重温他们的故事。

  1 新安人张钫:陕西新军起义首领

  在新安县铁门镇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宅院,它坐北向南,多为砖木结构。它依旧保持着明清时期北方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而门窗和内部装修则是西式风格;在初建时,该宅院还大量采用了水泥、玻璃等材料(当时需要从欧洲进口),这使整座宅院呈现出中西结合的独特风格。康有为、于右任等名士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足迹。这座宅院就是张钫故居。

  张钫,字伯英,号友石,洛阳新安人,辛亥革命元老,著名爱国人士。1908年,张钫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他组织驻守在西安的新军发动了陕西辛亥起义。

  张钫曾任陕西“靖国军”副总司令,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路军总指挥、南京总统府顾问。1949年,张钫率部在成都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应中央统战部邀请,张钫住进北京,1954年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

  张钫酷爱金石碑刻,搜集墓志千余方,在故乡铁门镇建造了中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千唐志斋。1966年张钫病逝于北京。

  作为领导人之一,张钫功在陕西辛亥起义中不可没。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消息迅速传至陕西,为呼应武昌方面的行动,陕西同盟会积极活动。他们的举动也引起了当地官府的注意。官府派出密探,准备抓捕同盟会会员。

  情况危急之下,张钫等人急谋对策,于10月14日开会作出三项决定:一是由张钫去见巡警道张藻,面探虚实;二是尽快埋藏和销毁所有秘密文件;三是加紧进行各团体的联系工作和军队的策反活动。

  张钫在新军中宣传进步思想的言行,早已被官府掌控,他也因此被列入当地政府的黑名单。但在面见张藻时,张钫神情镇定,言谈落落大方。他首先说:“传说官府听信谣言,把我们同学都当成革命乱党,要拿办我们。我们今天自来投案,请即撤职交军法审讯。”

  张藻听后反问道:“煽动部队的是谁?”张钫回答说:“这个我不知道,可是新军造不了反是肯定的。新军虽然有枪,但枪里没有一颗子弹,想要造反等于送死。何况袁世凯出来后,以武昌孤城与北洋大军为敌,无异于螳臂当车,要不了几天,大局即可平定。” 张藻对张钫的观点表示赞同,并因此消除了疑虑。

  10月16日,张钫从张藻的机要秘书处获悉,驻西安的新军将要全部调离西安。这是当局为提防新军起义而采取的分化措施。如果这一阴谋得逞,陕西同盟会呼应武昌起义的革命行动就会宣告失败。

  21日夜,张钫、钱鼎、张凤翙相约在新军营房外的操场,经秘密商谈,他们决定将起义时间定为22日9时。行动时,起义部队均用白布条缠左臂作为记号,口号是“兴汉灭旗”。

  10月22日10时许,张钫先带数人从西门进城,顺着僻静街巷向驻扎在东县门的军装局进发。10时30分许,张钫率众闯入军装局抢枪成功后,鸣枪示意钱鼎、张凤翙的两路人马,陕西辛亥起义正式开始。

  经过两天两夜的苦战,守城的官兵或出城逃亡,或缴枪投降。至24日早晨,战事基本停止,进入维持秩序阶段,起义宣告胜利。在此次起义中,张钫运筹帷幄,决策果断,英勇作战,功绩不可磨灭。

  2 孟津人杨体锐:甘为反复辟而献身

  在孟津县小浪底镇班沟村中,矗立着一座纪念碑,碑前有一尊年轻人的塑像。90多年前,这位年轻人凭一腔革命豪情,为反复辟斗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如今,每当清明时节,小浪底镇小学的师生都会到此凭吊这位革命先驱——豫西讨袁军司令杨体锐。

  杨体锐,字姿英,乳名学周,1892年生于孟津马屯乡班沟村。1909年,杨体锐考入开封河南陆军小学。在校期间,他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1911年武昌起义后,杨体锐投入张钫率领的“秦陇豫复汉军”,任东征军连长。民国成立后,杨体锐被张钫任命为模范团大队长。

  1913年,河南当局选送杨体锐到南京陆军军官预备学校学习。得知“二次革命”爆发,杨体锐决心参加保卫辛亥革命成果、推翻北洋军阀的斗争。在南京,他向黄兴介绍了河南的军政形势,提出了反袁斗争的建议。黄兴深感杨体锐胆识过人,当即委任其为豫西讨袁军司令,命他与讨袁军教导营的豫籍战士阎作霖、于广创、彭翼东等人返豫和刘镇华、张伯英联系,策动豫西的镇嵩军(原秦陇豫复汉军之一部改编而成);同时联络在豫鄂边界和豫西广大地区活动的白朗起义军,使其从侧后方攻击袁军,为南方讨袁军的胜利进军开辟道路。

  正值武装讨袁的起义准备工作将要就绪之际,与杨体锐同行的高丹桂叛变革命,泄露了起义计划。河南都督张镇芳得到情报,密令驻洛镇嵩军首领刘镇华缉拿杨体锐、阎作霖与谢楚才等。阎作霖在洛阳被捕,谢楚才与杨体锐急谋南下。

  行至洛阳时,天降大雨,火车停开。谢楚才潜逃后,藏于同族家里,幸免遇难,后病死家中。杨体锐返回家中后被围。不忍连累家人,杨体锐挺身而出,斥敌就缚。在被押往洛阳的途中,敌军士兵为其凛然正气所感动,想偷偷放走他。而早已置生死于度外的杨体锐说:“事情既已败露,就应为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大义所在,我怎能贪生怕死,忍心背义连累你们呢?”士兵听后,无不为之动容泪下。

  后来,敌人逼他交代同谋。杨体锐坚贞不屈,凛然答道:“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惨杀革命志士和无辜人民,天怒人怨,全中国反对帝制、拥护共和的都是我的同谋,我能交代谁?”面对酷刑拷问,杨体锐始终没有屈服。

  1913年8月4日,杨体锐英勇就义,时年21岁。

  3 菜农南大定:慨然起事反清廷

  清朝末期,河洛大地连年荒灾。而地方政府却不顾民众死活,横征暴敛,使广大百姓陷入绝境。民众反抗的怒火日益强烈。

  洛阳东关下园菜农南大定,以染布为副业。他的住处靠近河南府中学堂,这个中学堂的教员和学生中有不少同盟会会员,南大定因此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染。

  在南大定的领导下,“在园”民间组织成立。随后这个组织渐渐扩展,在洛阳城四关及伊川、孟津等县都有了分支。它的成员基本都是农民,一些同盟会会员也参加了它的活动。在资产阶级革命分子的影响下,南大定领导的这个农民组织以推翻清朝为奋斗目标。各地组织每月都会定期举行集会,练习武功。“在园”组织的声势越来越大,引起了官府的警觉。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河南同盟会会员刘粹轩、杨源懋发动洛阳起义,南大定领导的“在园”组织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当年11月15日晚,南大定召集反清义士,在染坊院集中,高悬明灯,喊杀声震天。

  由于叛徒告密,起义计划败露。河南府知府文悌于是派人加紧防范,并上报朝廷。清廷立即派北洋军第六镇协统周符麟率6000名士兵赶赴洛阳。与此同时,清廷还在洛阳外围要塞部署了兵力。

  当晚,清军逮捕了南大定等起义骨干。河南知府文悌亲自审问南大定:“你年纪轻轻,为何不走正道,偏要造反!这不是寻死吗?”南大定回答:“人活着不平等,还不如死!起义,是我拿的主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我的志向!”

  不久,南大定被杀害。文悌命令把南大定的首级挂在东关的魁星阁上,后又挂在城东十里陈村的高杆上示众。当时,遇难的还有数百名革命党人。

  4 名士林东郊:弃官响应革命的“洛阳翰林”

  林东郊的故居位于洛阳老城区十字街,附近居住的老街坊大多都知道林东郊这位赫赫有名的“洛阳翰林”。据老街坊们介绍,当年林东郊家的老房子有上百间之多,东大街114号一直到124号,都是林东郊家的老房子。当年林家有千顷土地,是当时洛阳非常有名的富裕人家。

  如今,如果您沿着东大街向东走,过了钟鼓楼,再往东走两三百米,就能看到林东郊的大宅院,其中一间宅院已被改建为古色古香的茶楼。据茶楼的负责人介绍,此处正是林东郊当年居住过的地方,店内还保存有林东郊用过的铜制小火锅以及他亲笔题写的字画。

  林东郊,字荠原,又字霁园,洛阳老城人,后来被人称为“洛阳翰林”、“大学士”。林东郊在当时洛阳人里学历最高,他于1898年考上进士,并入选翰林院。1906年,林东郊被清政府派往日本考察政治。在日本期间,他阅读了大量明治维新时期的变革史料,亲眼目睹日本在接受西方文明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他的思想带来极大震撼。

  不久,林东郊回到国内。1911年,清政府给林东郊加二品衔,补授广西桂林府知府。虽被补授官位,但清政府漠视人才,其落后的封建腐朽制度也让林东郊颇为失望。就当林东郊准备赴桂林就职之际,武昌起义爆发,广西、广东等地到处都是高举革命大旗的起义军。面对此情此景,林东郊深感清政府必将灭亡,民国成立已是大势所趋。他断然决定返回洛阳隐居,弃官响应革命。洛阳爆发反清起义遇挫时,他同情革命,心向共和,做了一些有益革命的事情。

  1913年,林东郊被推举为临时参议院议员。由于其爱打抱不平的个性,帮助和解救过不少人。当时洛阳东关人王献卿因参加倒袁运动而被捕,西关人杨天鹏因其子系革命党人而被株连;林东郊均竭力营救,从中斡旋,使他们获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