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丽景门成来洛游客购物的地点之一。(资料图片) |
|
核心提示
我市文化底蕴深厚、物产丰富,可供开发的旅游商品题材很多。目前,我市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企业达300多家,有数千名从业人员,该行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在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购物一直是我市旅游业的薄弱环节。我市旅游商品市场现状如何,存在哪些发展瓶颈?
1 旅游商品初具规模
旅游商品,即游客在旅行中购买的物品,包括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土特产等。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购”一直被视为衡量一个地方旅游业发展水平高低的尺度之一,因此旅游商品开发越来越受重视。
近年,我市旅游商品开发初具规模。目前,我市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企业达300多家,从业人员数千人。
我市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商品要数唐三彩、仿古青铜器、澄泥砚等,还有牡丹瓷、牡丹茶、牡丹饼、牡丹绢花等系列商品,销量十分可观。同时我市还涌现了一批旅游商品开发专业村,如牡丹画专业村孟津平乐村、唐三彩专业村孟津南石山村、仿古青铜器专业村伊川烟涧村等。另外,上戈苹果、孟津梨、红山樱桃、偃师银条、新安柿饼等特色食品也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
2 购物所占比重较低
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吃、住、行、游、购、娱”是一条完整的旅游产业链,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消费金额能占到整个产业链的40%以上,旅游经济主要依靠购物来拉动。
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游客调查显示,我市旅游购物消费占全部游客在洛旅游消费的比重为13.35%,虽较往年明显提高,但与旅游业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差距。
我市某旅行社负责人翟曼红认为,目前,我市旅游商品开发及销售仍不能满足游客需求,不少景区(点)存在旅游纪念品形式单一、缺乏整合等问题。
3 价格较高携带不便
一些旅游业内人士认为,旅游购物消费较低这种情况在全国不少城市都存在,是旅游发展的必经阶段。目前,我市旅游仍以观光游为主,游客滞留时间较短,这是我市旅游购物消费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旅游商品开发缺乏创新意识。不少游客表示,希望旅游商品不仅要有地方特色,还要有新意、有文化味,但目前我市旅游商品内容和花样单一,体现不出个性和新意。
对于大众游客而言,100元以内的旅游商品比较容易接受。我市的主要旅游商品为唐三彩、青铜器、牡丹瓷之类的工艺品,这些商品虽不乏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但价格相对较高,且携带不便。
此外,目前我市各景区(点)旅游商品销售主要以小商店、小摊贩为主,缺少大型的旅游商品集散中心,难以满足游客的购买需求。
4 潜力巨大亟待挖掘
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外地游客在洛购物消费比重不高,我市与旅游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也就是说,我市旅游商品市场潜力巨大。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游客3327万人次,旅游收入167.37亿元。假如平均每名游客在旅游商品上消费10元,这笔收入就十分可观。
如何充分挖掘旅游商品这座“金矿”?一些专家表示,旅游商品在开发、设计和制作理念上应有所创新。旅游商品和其他商品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开发设计上不仅要有“旅”元素,还要有“游”元素,也就是说既要方便旅行者携带,又要具有景区(点)代表性。
不少旅行社负责人介绍,如今游客外出旅游,一般要逛好几个城市及景区(点),他们不可能拎着唐三彩、牡丹瓷等携带不便、易碎的工艺品到处跑。另外,不少来洛游客希望品尝一些特色小吃,或购买一些物美价廉的土特产。而我市旅游商品多为工艺品,一件动辄数百元甚至上千元,普通游客很难承受。
专家表示,旅游商品设计应转变观念,瞄准不同的人群进行开发,不能动辄定价数百元,让游客望而却步,也不能只开发10元、20元的低价产品。同时,还应注重从品牌内涵、文化特色、包装设计、购物环境等方面提升旅游商品的内在品质,针对游客消费能力、需求以及喜好,开发一些有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且轻便易携带的旅游商品,这样才能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
5 搭建商品销售平台
“要挖掘旅游商品这座‘金矿’,除了在设计开发上有所创新,还要做好销售工作。”旅游专家表示,我市各县区都有旅游景区(点)和特色旅游商品,但是景区(点)较分散,旅游商品市场销售网络尚未形成。目前,景区(点)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旅游商品专卖店,市区缺少专门的购物街区,不利于旅游商品销售。因此,为游客搭建一个旅游商品购物平台十分重要。
专家建议,我市应在市区设立一些旅游商品购物街,或者开设一些旅游商品店,并在商场超市、宾馆酒店等场所增加销售点,让洛阳旅游商品有更广阔的销售展示平台,从而将洛阳旅游商品规模进一步做大,产业进一步做强。 记者 戚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