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市第五十九中学八年级(3)班从去年开始实行“日行一善”,如今班里的纪律、风气大有改观。这一教育方式得到了家长的肯定,也引起了众多网友热议。
“日行一善”改变了班里的风气
市第五十九中学八年级(3)班班主任赵天性说,去年9月新生入校时,他发现这个班的调皮男生较多,不好管理。一次,他偶然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日行一善》的文章,讲的是美国前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的成功人生得益于日常生活中的小小善举。
赵天性就把古铁雷斯的故事讲给学生们听,希望他们也“日行一善”,每天做一件好事,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每天由老师在课前或自习课上宣读学生写的典型好事。每个月,大家还要投票选出2名因“日行一善”感动班级的同学。
赵天性说,“日行一善”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对学生正确引导,只要孩子们细心观察,都有很多的好事、善事可以去做。
一年过去了,如今“日行一善”已成为班里学生每天的习惯,班里的纪律、风气也大有改观。
在学生的日记本上,记者看到了一些学生的感悟:“原来我只知道接受父母的爱,现在发现去帮助别人也是那样幸福快乐”“没想到教室也可以是个家,如此温馨和美好”……
家长:这有助于发现孩子闪光点
八年级(3)班一名家长说,以前孩子在上小学时是问题学生,自己经常被老师叫到学校里。孩子那个时候非常孤僻,也没有朋友。现在,这一教育方式让孩子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只知道注重孩子的学习,现在孩子的变化也给我上了一课,家长应该多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另外一名家长说:“这种‘日行一善’的教育方式很好,我们家长也受到感染,多做好事,尽可能去帮助身边的人。学生在学校里不光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因为将来他们走到社会上,会做人是最重要的。做一个好人,多行点善举,对社会有好处,我们作为家长也放心。”
网友:肯定者多,也有质疑
对于“日行一善”的教育方法,多数网友持肯定和赞许的态度,他们认为,从小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
也有部分网友对此产生质疑,认为“日行一善”的模式过于超前,学生的本职就是学习,他们的年龄小,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不够。所以,不应提倡在校园里搞“日行一善”的活动。
专家:教育的目的是把“人”字写端正
赵天性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种教育是有成效的。其实,不光是一个班级,一个集体,这个社会如果每个人都日行一善,进而带动其他的人,那么这个世界该是一个多么光明而美丽的世界。”
洛阳师范学院社会学者安锋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现在许多人觉得人情冷漠、缺少温暖,而做好事、做善事,能让人从中获得满足,逐渐改变人情冷漠的状况。教育的目的是让一个人把“人”字写端正,现在有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怕学生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会耽误学习。在当前的教育制度下,学校、老师和家长都应该认识到道德对学生的重要性。是否把成绩作为评判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应该是整个社会思考的问题。
记者 王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