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通济渠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千余年过去了,通济渠已与洛河融为一体,水流不止,生生不息。
大运河首期工程
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离开京都长安,到东都洛阳考察。公元605年,他力排众议,下令由杰出的工程专家宇文恺主持开凿大运河,主要是开凿通济渠和永济渠。
通济渠,又名通远渠、通津渠,是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据《隋书·食货志》记载:“(通济渠)谓之御河,河畔筑御道,树以柳。”通济渠连接了黄河与淮河,贯通了西安和扬州,全长约650公里,历经隋、唐、五代、宋、辽、西夏、金、元8个朝代,通航了720年。
根据《辞海》介绍,通济渠分东西两段,西段起自东都洛阳,西引谷水、洛水,东循阳渠故道,由洛水入黄河;东段起自板渚(今河南荥阳北),引黄河水东行,至今开封市,别汴水折向东南,流经今杞县、睢县、宁陵至商丘,又经夏邑、永城,安徽宿县、灵璧、泗县,江苏泗洪至盱眙注入淮河。
洛阳大运河申遗办公室主任王阁介绍,隋唐大运河在洛阳境内遗址包括黄道渠和通济渠,为现在的洛河市区至偃师段,起点在今天的牡丹大桥,流经西工区、老城区、瀍河回族区,洛龙区李楼乡、白马寺镇,偃师市翟镇镇、顾县镇、山化乡,之后进入巩义市,全长约50公里。
通济渠首今何在
宇文恺开凿通济渠仅历时5个月,创造了人类开凿运河的奇迹。通济渠开通后,隋炀帝就迫不及待地“偕皇后、嫔妃、贵戚、官僚、僧尼、道士等,分乘龙舟、杂船五千二百余艘巡幸江都”。据记载:“龙舟四重,高四十五尺,长二百丈。”龙舟上重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二重有二百房,皆饰以金玉,下重有内侍处之,极尽奢华。此外,龙舟周边还有三重高的彩船,作为流动的“浮景”供帝妃游乐。
市考古专家方孝廉说,他曾根据史料记载进行多次考察,发现在相关地域内,除现今的洛河外别无水道。也就是说,现洛河洛阳段与隋通济渠走向基本一致,隋通济渠的故道就在如今的洛河河道中。
根据文献记载和野外考古,专家推算,隋东都洛阳城内,黄道渠宽约30米,通济渠宽约766米,两渠交界处,通济渠南岸与黄道渠南岸成一条线,水畅流无阻;通济渠北岸南折后与黄道渠北岸相连,在南折处形成平静水面,便于船舶停靠,与水面对应的岸上有一广场,隋炀帝多次出巡也应是由此登龙舟的。
广场正对着隋皇城东城南侧的承福门,其位置大致对应通济渠渠首。专家带我们找到它如今的位置——老城区九都路与凤化街交叉口,这里如今有一栋现代化大楼,大楼东边不足百米处便是“洛八办”。
漕运造就商贸中心
隋炀帝在位的短短15年间曾三下江南。民间野史中,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方便自己“扬州一日看琼花”。然而,近年来,一些史学家纷纷为隋炀帝“翻案”。
方孝廉认为,东都洛阳城巧妙地利用黄道渠让谷水、洛水与通济渠连通,并把通济渠的停靠码头延伸到皇城,这有别于西京大兴城的布局,应该是宇文恺为通济渠的漕运功能而特意设计的。
通济渠的开凿对唐、宋时期中原和江淮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它强大的漕运功能,在促进洛阳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使洛阳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贸易中心。
唐时,通济渠改名为广济渠。唐、宋时通称西段为漕渠或洛水,通称东段为汴水或汴渠。元朝迁都大都(今北京)后,大运河改道,通济渠也因为年久淤塞而逐渐废弃,但洛阳段运河的航运能力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 记者 石蕴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