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5.5%,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10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的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了0.6个百分点。
从7月达到年内峰值的6.5%,到8月的6.2%、9月的6.1%,再到10月的5.5%,CPI同比涨幅形成了一条清晰的下行曲线,而且下行幅度在加大。
“现在物价绝对水平还处于高位,但物价涨幅正加快回落,价格调控取得明显成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
■食品价格涨幅回落明显
涨也食品,落也食品。本轮物价上涨的“领头羊”和主导性力量食品类商品价格近来出现新变化。
统计显示,10月我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1.9%,涨幅比9月回落1.5个百分点。前期一些涨幅突出、百姓反映强烈的食品价格的同比涨幅出现了明显回落,有的甚至转为下降。
从反映价格最新变动的环比数据看,10月我国食品类价格出现近来罕有的环比下降,降幅为0.2%。其中,鲜菜价格环比下降3.4%,猪肉价格环比下降1.8%,蛋价格环比下降3.8%。
“本轮物价上涨食品是主导性力量。现在猪肉价格已经基本稳下来,而蔬菜价格降得比较明显。国家发展农产品生产、增加供应、平抑价格的一系列举措效果日益显现。”张立群认为。
■通胀压力仍然较大
虽然CPI涨幅正加快回落,但百姓仍然觉得目前物价水平较高,专家也认为当前通胀压力依然较大,价格调控仍需继续努力,切不可掉以轻心。
“虽然价格涨幅回落了,但没有理由过于乐观。物价还在高位,同比回落有翘尾因素消退的原因,CPI环比还在上涨。食品价格存在反弹可能,前期释放的超量货币仍然存在,通胀压力仍然较大。”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
随着冬季到来,猪肉消费进入旺季。猪肉价格波动周期一般为三年,目前上涨的周期还没有完全结束。随着元旦、春节等节假日的到来,各类消费将进入传统旺季,物价上行的动力可能会有所增强。
“考虑到成本推动因素,此轮物价上涨具有一些中长期特征。成本推动问题不是简单通过货币政策能够奏效的,价格调控要做长期打算。”王军强调。
■有利于宏观政策预调微调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经济减速,外需下降,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成为宏观调控潜在的新挑战。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发出了宏观政策预调微调的信号。
“价格涨幅的回落,体现了中国经济总需求出现回落,是经济增速连续回落的自然反映。”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说。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同比增速逐季回落,第四季度经济增速会继续回落。
“价格涨幅的加快回落,为宏观政策预调微调提供了有利条件。”张立群认为,目前在房地产调控坚定不移、货币存量仍然偏大的背景下,稳健的货币政策总基调不能变,但在实际执行中,可以从一度实际收紧转向真正的中性,巩固经济增长的市场基础和内生动力。
“政策预调微调关键在于把握‘度’,太松不利于控制通胀,再紧会对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王军说,这就要求宏观政策要密切观察经济形势的变化,相机抉择。
(本组文图均据新华社)
新闻链接
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另一报告显示,10月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5.0%,环比下降0.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8.0%,环比下降0.7%。
另外,今年前10个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1365亿元,同比增长24.9%,增速与1月至9月持平,环比增长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