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福民强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海河亮化:打造城市夜景“主轴”
关于1-10月重点项目投资完成情况的通报
泰安:大泰山文化激活一座旅游城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1 年 11 月 14 日 星期    【打印】  
借鉴外地好经验 全力打好攻坚战④
泰安:大泰山文化激活一座旅游城
  核心提示

  山东省泰安市是座历史文化名城。2009年,泰安市借助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提出打造“国际旅游名城”战略,一手抓现有旅游产品改造提升,一手抓新的旅游项目开发。今年上半年,泰安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5.5亿元,占GDP的4.06%,实现了文化、旅游提速发展。

  泰山文化成为产业新亮点

  旅游业是泰安市支柱产业,但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留不住人”。每年到泰安旅游的人很多,不少人到泰安就是为了爬泰山,因为有缆车,到泰山旅游半天时间就够了。

  “吸引游客靠山,留住游客要靠城”。怎么做?泰安市决定围绕泰山独有的文化做文章。《中华泰山·封禅大典》成为泰山夜间旅游开发的重头戏。

  作为山东省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大型实景演出《中华泰山·封禅大典》推出后,许多游客会选择晚上看实景演出,这样就多了一天在泰安停留的时间。游客大都选择248元的《中华泰山·封禅大典》门票,这与原来游泰山的消费相仿,总消费额虽然约增加一倍,但是得到了独特的休闲和文化体验。《中华泰山·封禅大典》的成功推出,不仅填补了泰安夜间游的空白,也使泰山文化旅游由单纯的“游泰山”升级为“品泰山”,解决了泰山“如何留住人”的问题,为泰山品牌年轻化、现代化增添了新活力。

  据悉,《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去年4月27日正式首演,至今年5月已演出214场,观众达25.7万人,门票销售收入5400万元。原来登泰山只是一个点,有了实景演出泰山游就成为一条线,再加上其他旅游项目,就成了一个网,达到了1+1>2的理想效果。

  与此同时,紧紧抓住泰山文化这一核心优势,泰安市不断开发新产品,打造新优势,培育特色文化品牌,先后制作推出了荣获2009年中国金手指奖的作品《泰山》、大型电视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泰山》、《走遍中国》泰山系列、百集长篇评书《话说泰山》、电影《泰山功夫》等一批反映泰山文化的重点产品。

  山、水、城构建旅游新格局

  新版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在东平县拍摄完成后,东平湖景区抢抓机遇,先后开展了京沪高铁沿线旅行社、媒体采风等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东平体验水浒文化。东平水浒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海内外不断上升,东平湖景区也成为最能代表水浒文化的旅游景区。

  今年十一长假,东平湖景区接待游客56万余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6%、324%。东平县用文化包装旅游,用旅游承载文化,彰显出文化旅游的无限魅力。

  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旅游是文化的形和体。泰安坚持泰城与周边县市文化旅游发展一盘棋,按照大泰山、大遗产、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做好山、水、城三篇文章,构建以泰山为龙头、多点启动、科学发展的文化旅游新格局。

  做好山文章,泰安突出泰山文化灵魂,深入挖掘泰山自然、地质及历史文化内涵,在实景演出项目基础上,计划投资121.6亿元,在泰山东麓规划9.7平方公里的泰山文化产业园,集中展示秦汉、唐宋古韵,体现泰山民俗风情。

  健全城市功能,彰显城市个性,提升城市对旅游的吸引力和承载力。泰安市规划建设了国际动态会展城、文化艺术中心等文化项目,完成83个城中村改造,开发建设天颐湖旅游度假区、大汶口文化产业园、徂徕山温泉城等。

  以治理水患、改善生态、营造景观为目标,在大汶河干、支流上建成14座拦蓄工程,使大汶河水面相连、景观相串,再现“汶水如画”美景,使泰安由“依山而建”向“依山傍水”发展。

  创新机制拉长文化产业链条

  在搞好泰山保护工作基础上,泰安市抓好泰山博物馆和徂徕山、莲花山、东平湖等景区的开发建设,集中开发一批健身探险游、休闲度假游、民俗游等项目,形成新的景区景点。

  此外,泰安市还加快建设泰山国际体育运动中心、“印象泰山”等文化体育项目,举办泰山国际登山节、东岳庙会等节庆活动,整体推进“吃住行游购娱”上水平。

  在机制创新上,泰安市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创新投入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旅游业。在市场主体培育上,推进旅游企业向集团化、连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积极引进大旅游集团加入泰安旅游项目开发,支持旅行社加入各种形式的旅游联合体。

  如今,泰安旅游已初步实现由单纯的泰山旅游向依靠泰山多点联动的泰安大旅游转变,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全方位旅游转变,由传统旅游和文化的融合向现代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大融合大发展转变。

  本报记者 闫卫利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