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福民强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三赢:杭州“城市经营”之道
河南刮起仰韶彩陶坊风
想学创业技能可及时报名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11 月 22 日 星期    【打印】  
三赢:杭州“城市经营”之道
  杭州城市标志 (本报资料图片)

  编者按

  站在全球经济的高度,每个城市都在思考和经营着自己的未来。有的以生态环境提升竞争力,有的依托企业打造城市品牌,有的撬动民间资本投资城市建设。手法不同,各有千秋。本报特别集纳了青岛、大连、昆山、上海等城市经营方面的成功做法,以期对我们洛阳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有所启示。

  城市,因理念而提升。作为国内最早“像经营企业一样去经营城市”的城市之一,杭州用实践对“经营城市”新理念作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诠释——城市在得益,企业在得益,市民在得益。  

  近年来,家住杭州市香樟公寓的翁先生越来越习惯于使用一点即来的天然气;而家住该市国信嘉园的周女士,每天至少要两次途经复兴大桥。然而,和许多市民一样,周女士和翁先生可能不知,进入市民家的天然气,与世界500强英荷壳牌“沾亲带故”;免费使用的复兴大桥经营权属于一家民企,政府投下的巨额资金已提前“抽回”。

  这主要得益于杭州市“经营城市”、“以城养城”、“以城兴城”的市场化运作理念的实施。  

  “资本魔方”低调玩转

  最新一轮的杭州城市建设是从2001年开始的。

  2001年3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萧山、余杭撤市建区,杭州市面积从 683 平方公里扩大到3068平方公里,成为长江三角洲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区域城市。面积的扩大,不仅给杭州市带来了巨大的城市建设资源,更催生了“经营城市”的新理念。

  据统计,杭州市每年城市建设资金保持在100亿元以上。虽然政府的财政收入每年都在提高,但是用钱的地方也在增多,光靠政府投入或银行贷款已难以为继。

  玩转“资本魔方”,从复兴大桥开始。2005年11月,杭州市城建资产经营公司与杭州钱江四桥经营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复兴大桥的经营权转让合同,复兴大桥由此成为杭州市首个实行“影子收费”的城建项目。受让方获得的是复兴大桥20年的经营权,政府则一次性激活7.65亿元巨资。

  2006年2月,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工程,又以8.58亿元的价格成功转让给了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和复兴大桥一样的是,政府回收的资金将投入到新的建设项目,不同的是七格污水处理厂一、二期项目,投资商的回报是每年的污水处理费。  

  坚持“城市有机更新”,打造品质杭州

  当“资本魔方”渐渐玩转起来之时,杭州城市建设的经营思路也在渐次打开。2001年以来,杭州市先后实施三轮城市建设“十大工程”,由点到线、由线到片,“城市有机更新”之路全面铺开。

  城市产业有机更新。按照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的战略思路,杭州先后实施工业功能区建设工程、市区企业搬迁工程、商业特色街区建设工程、市场整合提升工程、休闲之都建设工程,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服务业大市。

  街道建筑有机更新。杭州市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原则,制订保护规划,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注重合理利用,保护古城风貌,传承历史文脉。

  城市道路有机更新。杭州先后实施了“33929”、“三口五路”、“一纵三横”、“五纵六路”、“两口两线”、“两纵三横”、“十纵十横”、市区支小路改造、背街小巷改善等一系列市区道路综合整治工程。

  城市河道有机更新。杭州市先后实施了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两大工程。

  “终极目标”是百姓得益

  杭州市一位领导说,经营土地等有形资产,总量是有限的,其带动力也是有限的。但经营城市品牌这一无形资产,其潜力和作用则是无限的。这就好比企业,二流企业做产品,一流企业就要做品牌。

  从2006年9月起,杭州市专门组建了由来自艺术界、文化界、社会学、城市规划等方面人士组成的专家组,研究制定评审标准,向全国公开征集“杭州城市品牌”。此后,又经过专家初审、市民公开投票表决等程序,最终确定了杭州的“城市品牌”——“生活品质之城”。

  2008年3月,杭州市注册城市标志。“杭州此举,给中国的城市开了个好头。”许多华侨表示,城市标志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背后依托的是城市的综合实力。从经营土地等有形资产,到经营无形资产,杭州市在经营城市品牌上又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那么,“经营城市”的目的是什么呢?城建资产质的突破,最大受益者是市民;市政公用行业服务水平的提升,最大受益者也是市民。“经营城市,服务市民。”这是时任杭州市委书记的王国平给杭州市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的“定位”,也是杭州市“经营城市”的终极目标。

  本报记者 姜春晖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