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财 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红薯新品种,品“甜头”还有路要走
工商总局出台意见 促文化发展
入世十年,百姓与保险“打交道”越来越多
中信重工一项目 获中央财政支持
我省计划10年 培训250万农民
两因素促港澳游升温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12 月 7 日 星期    【打印】  
红薯新品种,品“甜头”还有路要走
  绘制 李玉明 吴芳
  核心提示

  我市红薯(又名甘薯)种植面积曾达300万亩,目前却仅有60万亩。近年来,我市陆续推出了红薯新品种,它们抗旱性强、产量高、市场前景好,可农民种植并不积极。业内人士认为,要扩大红薯新品种种植面积,做好红薯后期深加工很有必要。

  1  种植新品种效益还不错

  近日在汝阳县城关镇张河村,许多村民正在地里收获红薯。村民范小存说,今年种了新品种红薯,亩产2200公斤,4亩地可增收约2000元,明年他打算再多种两亩。

  今年鲜红薯市场销售价为每公斤2.08元到2.8元,每亩收入在2000元以上,如果可进行深加工,每亩收益会更高。

  近年来,市农林科学院甘薯谷子研究所推广红薯新品种10多个,今年,又在汝阳县安排52个红薯新品种进行展示,筛选出一部分高产品种。该研究所所长王自力介绍,新品种红薯平均亩产2000公斤,选用新品种,每公斤如果多卖0.2元,一亩就多400元,效益相当明显。

  红薯田常为多年连作种植,易出现品种病害,影响红薯的产量和品质。适时进行新品种选育,可以有效降低红薯病害程度。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站长杨国红说,洛阳种植的新品种红薯在产量和品质上都有突破,一些技术指标甚至比红薯主产区效果都好。

  2  市场前景好,但农民不积极

  我市气候半湿润偏旱,山区、丘陵区面积较大,光照充足、热量适中、降水偏少的气候特点适宜红薯等旱地作物的生长。

  我市红薯种植面积曾达300万亩,目前却仅有60万亩。为何会出现种植面积萎缩?业内人士认为,新品种推广宣传力度不够,许多农民并不清楚新品种的效益优势,导致红薯品种更新缓慢,农户扩大种植面积的积极性不高。

  业内人士认为,我市周边的三门峡、焦作等地也有大面积的丘陵旱地适合红薯种植。我市加大红薯新品种的推广力度,也可以辐射周边地区,带动区域红薯产业发展。

  今年,我市扩大红薯种植面积5万亩,但品种老化、效益较低等问题仍然存在。如果品种更新跟不上,农民扩大种植面积的积极性必将受到影响。

  3  发展红薯深加工业很有必要

  要推广新品种,做好红薯后期深加工是关键。

  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当结合科研院所,通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班”、“(农科)院-乡镇(政府)共建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举办专题技术培训活动等多种形式,解决种植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增强他们科学种植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我市在各县(市)区建立的“优质红薯新品种繁育基地”、“红薯新品种高产基地”、“育苗基地”等,应当发挥龙头作用,让农民看到种植新品种红薯较高的效益,增强种植主动性。

  此外,要花大力气进行红薯后期深加工研究,通过发展红薯深加工业,提高红薯市场附加值,提高消化能力,让农民不愁销路、有钱可赚,逐步实现以销定产,形成良性循环。                         本报记者 鲁博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