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1版:人文河洛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高家唐三彩:河洛一把土 浴火绽神韵
铁炉村:梦中遇财神 打铁开富路
阳渠: 汉魏通漕运 兴盛数百年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1 年 12 月 15 日 星期    【打印】  
阳渠: 汉魏通漕运 兴盛数百年
  核心提示

  无论何时,水源都是城市建设中的要素。就像隋唐洛阳城由城西引谷、洛水注入通济渠,在满足城市用水的同时进行漕运一样,汉魏洛阳城也有一项重要的水利设施,这便是阳渠。数百年后,阳渠故道成为隋通济渠的一部分。

  ■严格规划穿故城

  阳渠,是汉魏洛阳城对外通航的人工运河和供水通道。

  1983年春,汉魏洛阳城考古队在配合首阳山电厂选址时,经勘探发现了穿商城而过的尸乡沟以及城东南部的鸿池陂(鸿池陂,池名,史载在洛阳东二十里,池东西一千步,南北一千一百步),推断尸乡沟可能便是阳渠。1985年,该队发现北魏外廓城内一段阳渠。自1992年以来,文物部门又陆续发现了鸿池陂的全部遗存,以及多段之间可以相互连接的阳渠遗迹。

  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和现实考古发掘情况,城西阳渠主要为引谷入洛工程,以保障洛阳城城市供水的需求;城东阳渠主要为“堰洛通漕”工程,以承担洛阳城水路运输之重任。其中,城东阳渠分为东、西两段,从其地理位置和走向来看,两段渠道东西向完整连接,途经鸿池陂北侧通道,均由人工开挖形成。根据考古发现,城东阳渠遗址东西长18公里,深约4米至5.5米,宽约60米至80米,最宽处100米,沟通于鸿池陂,经过严格规划施工而成。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述了北魏时期的阳渠,“阳渠水南暨阊阖门,汉之上西门者也……其水北乘高渠,枝分上下,历故石桥东,入城”。市有关专家说,阳渠在城西引谷水后分若干支,从汉魏城中、城周穿过,从一定意义上说,有护城河的性质,后在城东汇合并于几公里外汇入洛河。

  ■东汉三次筑阳渠

  东汉时期有关阳渠的修建工程,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共有三次。东汉之后,洛阳城东、城西阳渠规模、行经路线及其性质基本确定。

  第一次是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由河南尹王梁主持,穿渠引谷水注洛阳城下,东泄巩川。这是汉光武帝定都洛阳后修建的一项重要的水利建设工程。然而“渠成而水不流”,该工程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后来,考古工作者发现,城东阳渠东段渠浅且窄,底部无淤泥流水痕迹,应为此次修建阳渠的历史遗存。

  第二次修建是张纯在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穿阳渠,引洛水为漕,百姓得其利” 。根据记载,这次穿凿阳渠,着重对城南阳渠和东去之水进行疏导,并获得了成功,从而对洛阳城的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三次修建是东汉阳嘉四年(公元135年),汉顺帝下诏书兴修上东门外漕渠和石桥。这次开凿工程规模空前浩大,重新对城东阳渠进行了加宽、加深改造,使城东阳渠西段较东段宽且深。城东阳渠中途改道,通过鸿池陂与洛阳城南张纯所修漕运渠道汇合,东通洛水、黄河,形成“东通河济、南引江淮”之漕运网络,使当时的洛阳城更加繁荣。

  ■漕运通达济都城

  市有关专家说,虽然洛水可通黄河,且洛水距离汉魏洛阳城南只有“四里”,不足现在的两公里,但当时洛水大部分河段河床很浅,不便航运,于是到了汉魏时期,才要进一步开凿运河,满足粮船抵达京师的漕运需要。

  王梁所开沟渠,由于谷水水量不足和渠线安排不当而失败。张纯在王梁挖渠的基础上重新规划设计,一方面筑坝分流,引洛水为源获得成功,即所谓“堰洛通漕”;另一方面则重新安排渠道线路,于城西引水环城而东,至偃师复注洛水。这次工程不仅使粮船可在洛阳城下傍岸,还为第三次修建阳渠,实现都城与全国主要地区交通联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之后,从曹魏到西晋,阳渠不断被修整、加固、改造,直到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洛阳又成为都城,作为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洛阳城的水利工程仍以阳渠为主。

  随着北魏灭亡,汉魏洛阳城也随之而废,阳渠也逐渐荒废,慢慢被从邙山冲刷下来的淤积土泥所填塞。有学者认为,隋炀帝在修通济渠时,在隋东都洛阳城下游利用了汉魏故城城南的阳渠故道。                     记者 石蕴璞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