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福民强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有特色,才有生命力
孟津“六联共建” 促进抱团发展
造福百姓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12 月 20 日 星期    【打印】  
在我市产业集聚区建设整体处于起步提升阶段的今天,只有各集聚区强化培育特色主导产业的观念,才会最终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有特色,才有生命力
本报记者 李松战 通讯员 陈卓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在市场竞争中,如何通过错位经营、打造特色,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甚至脱颖而出,是企业不能回避的问题。

  这一道理可从一个企业扩展至一个区域,如当前我市项目建设和经济转型两大攻坚战的主要平台——产业集聚区。

  11月初以来,本报联合市发改委推出了“聚焦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系列报道,本报10名记者分别赶赴17家省级产业集聚区和2家省级专业园区。通过采访不难发现,在我市产业集聚区整体上处于起步提升阶段的今天,只有各集聚区强化培育特色主导产业的观念,才会最终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简而概之就是:有特色,才有生命力。

  1  主导产业关系产业集聚区成败

  经过3年多的发展,产业集聚区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县域经济核心增长极”、“县域经济新增长极”、“第二县城”……这些分别是我市部分产业集聚区的定位。

  “三化”协调发展,城镇化是引领、工业化是支撑、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市发改委主任李跃民表示,产业集聚区正是“三化”协调发展的载体和平台,是产业发展、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同样是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这项工作抓好了,就能够带动全局、推动发展。

  在我市,提出产业集聚区的概念仅3年多时间,对它的认识需要理解和适应的过程。由于起步较晚、投入不足、机制不活等原因,部分产业集聚区整体水平不高,首要表现就是主导产业不突出、集聚效应不明显。

  产业集聚区与之前的工业园区区别何在?李跃民认为,两者绝不是名字不同,而是存在内涵上的本质差别。

  简单地说,工业园区就是改变了以往“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工业布局,将工业企业集中在相对封闭的区域内,虽有不少进步,但并没考虑园区内企业间的相互协同配套关系和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聚区则承担着产业体系、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三大重任,仅在产业体系方面,通过集中、集群、集约、集合,使企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和配套体系。

  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类产品的若干个不同类企业和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高度密集聚集在一起,这就是产业集聚的过程。

  产业集聚,可以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益。相关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可促进行业在区域内的分工与合作,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吸引人才聚集。

  所以,能否成功培育出主导产业,可谓关系产业集聚区成败的关键。产业布局“大杂烩”,专业化、特色化、集中度、集群度、集约度、集合度不够,这样的产业集聚区,注定没有持久竞争力。

  遗憾的是,这种情况在我市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部分县区抱着“拾到篮里就是菜”的思想,只图眼前利益,盲目引进不符合主导产业规划的项目,项目遍地开花,关联性差;部分县由于起步晚、进驻项目少,尚未形成明确的主导产业。

  2  培育主导产业需要政府引导

  进一步吸纳和培育相同、相近、相关联的产业,真正把那些竞争性强、成长性好、综合效益高的产业集聚起来,打造特色鲜明的“金字招牌”,这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产业集聚区发展措施之一。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可喜的现象,我市已有部分产业集聚区遵循上述要求打造产业特色。如洛龙产业集聚区有望形成国内有影响力的硅光伏产业集群;伊川县产业集聚区、新安县产业集聚区有望建成国家级铝工业基地;宜阳县产业集聚区的轴承产业园、汝阳县产业集聚区的陶瓷产业、偃师市产业集聚区的摩托车及配件产业、洛阳石化产业集聚区的石油-化工-化纤产业链等,也让人称道。

  此外,洛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将现代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全省唯一;栾川县产业集聚区调整后,将旅游作为主导产业,更具有操作性;洛宁县产业集聚区主打轻工牌。

  李跃民认为,在产业集聚区起步阶段,确定主导产业可能需要一个摸索过程,一旦确定并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再变更的难度极大。所以,在确定主导产业过程中,需要政府层面进行积极引导。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质量,努力打造具有各自特色的代表作,今年10月,市政府正式下发了优化全市工业布局,加快产业集聚发展的指导意见。

  其核心是:按各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确定1个或2个主导产业,促进同产业链或相关联的项目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布局,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同时选择1个最有优势的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培育成为特色产业集群。

  为在全市范围内统筹布局重大项目,减少各地引进项目时的恶性竞争,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市级层面项目招商和布局的协调机制,提出了“异地投资税收分享”、“统计指标分享”的具体操作办法。假如A地引进一个项目但不符合本地主导产业,可以向符合条件的B地推荐。这样,项目形成的相关税费,A地和B地可按8:2比例分享,也可自行协调分享比例。

  指导意见还要求,各产业集聚区要严格按照产业定位引进项目,原则上凡与产业定位及产业配套无关的项目,不得进驻产业集聚区。按照产业定位引进的项目,市产业优化资金优先予以支持,新引进项目不符合产业定位的,在新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考核指标中不予认定,各类政府性扶持资金不予支持。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各产业集聚区通过明晰的产业定位、加快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从而构建全市现代工业体系。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