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葫芦 (全景网供图) |
|
“一根藤上七个瓜,瓜里生了七个娃。”这藤是葫芦藤,这瓜是葫芦瓜。在《金刚葫芦娃》这部动画片里,七只神奇的葫芦,生出了七个本领超群的兄弟。聪明可爱的葫芦娃为救亲人前赴后继,与妖精斗智斗勇,大显奇能。年少的我盯着家里那台黑白电视机,看得如痴如醉。葫芦是我用来怀旧的物,怀我的童年、我的乡村。《金刚葫芦娃》这部动画片的创作者,莫不是笔端也凝聚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葫芦是宜室宜家的。
村庄的房前屋后,葫芦处处都有。不论是薄地还是沃土,也不论是土坎还是岩石缝,它们都能在其中茁壮生长。柔软的藤蔓你缠我绕,或攀墙或缠树,肆意地蔓延着大片的绿色和清凉,像纵横交错的诗行,在空中高高地吟诵。
七月的惊喜从藤蔓上生出来。一个个小葫芦,碧玉般的垂在叶子下面,上面嫩生生地长着一层茸毛,如新生婴儿般让人怜爱不已。当秋天来临,大大小小的葫芦渐渐由青变黄,纷纷显出真身,它们金黄、坚挺,有着坚硬的木质,是秋天的一抹高音,一个个在枯萎的藤上错落有致地跳跃着,牵动着村人秋阳下的目光。
葫芦最大的用途是做瓢。做瓢的葫芦都是些形态匀称、模样圆滑、左右对称的甜葫芦。村人把葫芦从中间剖成两瓣,掏净里面的瓤和籽,放于通风透气太阳又不直接照射的地方进行晾晒,不久,便成了坚硬的带有金石质地的两个瓢。
孔子曾赞美他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居住在陋巷的颜回日日用的就是这种葫芦瓢。一瓢在手,身心超常地熨帖。
作为瓢的功能,葫芦瓢主要用来舀水。它们一个个整日漂浮在一只只大水缸里,而总是不会下沉,通体光滑乌亮,暗含着岁月雕刻的缕缕痕迹。春夏秋冬,喝水、做饭、洗菜、洗衣,甚至舀米、喂猪、浇水,葫芦瓢成为村人生活的主角,有着自己的风骨和韵味,自在、素简、清雅、融通。
不论是春夏还是寒冬,晌午或黄昏,村人劳动后从田里归来,常直奔厨房的大水缸,把缸盖儿一掀,抓起葫芦瓢伸进水缸舀水,捧起就喝,一大瓢凉水“咕噜咕噜”下肚,喝个透心清凉、淋漓尽致,那是一种对水的贪婪和渴望。舀完水后的葫芦瓢被人们扔到缸里,左摇右晃,轻盈盈地在水里打上几下转儿,就稳稳地在水面上停泊,一副宠辱不惊之态。
葫芦瓢也是离我们最近的童年。小时候每每渴极了,我便猴急猴急地踮起脚尖,一手扒缸沿,另一只手用瓢舀水,一饮而尽,一股清凉甘甜之味顺喉而下,好似琼浆玉液,滋心又润肺,满口生津,顺手用脏兮兮的袖口抹抹嘴,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喜悦和快感。这真是一个美妙的过程。
葫芦也是神仙的爱物。济公、铁拐李、张果老的腰间都喜欢悬着一把葫芦,甚至《水浒传》里的英雄,武侠小说中的丐帮侠客,也少不了携一把葫芦。道教太上老君葫芦里装的是起死回生的金丹,活的法门,原来藏在葫芦之中。
而在《后汉书》中则有这样的记载:“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在《云笈七签》中更说:“施存,鲁人,夫子弟子。学大丹之道……遇张申,为云台治官,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夜宿其内。”原来,民间的葫芦不仅是酒壶、水壶、药罐,甚至大到可以涵容天地日月,无所不包。
到了乱世,仙人腰间的葫芦,常是人们心中希望与理想的寄托,而这种寄托,其实也是源自葫芦家常用途的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