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6版:社 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牡丹花都”标志是如何诞生的
老年代步车属机动车,不允许上路行驶
风和日丽 “盘鹰”竞翔
孕妇得疟疾 胎儿发育差
春运临近尾声 铁路客流攀高峰
连接“网上网下” 架起“沟通之桥”
中东部迎大范围雨雪天气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2 月 13 日 星期    【打印】  
“牡丹花都”标志是如何诞生的
——访标志设计者、洛阳理工学院教师马颖和杨建宏
  “牡丹花都”标志设计者马颖(右)和杨建宏(左)。
  2月9日,历时3个多月的层层筛选、多次修改完善,备受各界关注的洛阳“牡丹花都”标志图案最终确定。色彩绚丽、优美大气的标志图案诠释了洛阳厚重的历史,寓意了洛阳美好的未来。

  11日上午,记者来到洛阳理工学院,采访了标志图案的设计者——洛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马颖、讲师杨建宏,听他们讲述了“牡丹花都”标志的“孕育”过程。

  1 成功:优势元素合二为一

  “我们的作品汲取了多方面的智慧,是对大家的意见与思路不断融合而成的。”两位作者告诉记者。

  洛阳理工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宋荣欣说,今年我市将举办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但洛阳一直没有一个人们熟知的代表牡丹花都形象的标志,在海内外游客面前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接到设计通知后,该院立即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讨论,征集了近百幅作品,又从中挑选出20多幅投稿评选。最后全市的10幅入围作品中,有3幅来自洛阳理工学院,其中就有马颖和杨建红两人各自的作品。

  在定稿阶段,为了能更好地表现古今洛阳、牡丹花都的主题概念和时代气息,评审专家组决定结合马颖和杨建红作品中的优势元素,将两幅作品合二为一,最终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满城尽是牡丹花”的标志图案。

  2 创作:丰富的经验是基础

  马颖现为洛阳理工学院艺术学院视觉传达教研室主任,她有着丰富的标志设计经验,参加过许多大型活动的标志设计,曾经获得足球彩票标志设计二等奖、第8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会徽设计铜奖以及全国第9届城市运动会会徽设计提名奖等奖项。

  杨建宏现为艺术学院影视动漫教研室主任,参与设计的标志有百余幅,其中包括湖南省桃源市标志、洛阳市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标志。

  “许多人经常认为灵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很重要,其实并不尽然。”马颖说,“扎实的基础和不断积累的技巧才是决定作品成功的真正条件。”

  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设计经历,才使得他们的作品从来自全国各地的415幅“牡丹花都”参评作品中最终胜出。

  3 使命:倾注对家乡的爱与责任

  马颖与杨建宏都是洛阳人,生于斯、长于斯,作为本土的设计者,他们对这个城市有着更为浓厚的感情。这次标志设计,每一根线条、每一抹色彩,都融进了他们对这座城市的爱,也承载了他们的使命感。

  从去年10月中旬起,马颖与杨建宏就全身心投入到了设计之中,把课余时间全都用在了标志的设计与修改上,还牺牲了年假的时间。

  “如何表现洛阳的厚重历史,体现生机盎然的时代气息,这是每次修改都必须细细考量的。”杨建宏说,为了系统掌握标志的表现形式,他们还大量翻阅资料,详细了解国内外的景区标志和城市标志,从中找到共性和个性。

  “设计是项艰苦的脑力劳动,但也充满了快乐,因为这个历程是带着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走过的。”马颖说,“‘牡丹花都’标志作为一个符号要叫响,还需要更多人、更多力量去推动、宣传,每一个洛阳人都 该为此努力。”        记者 鲁博 文/图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