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昔日,春节时的一封家书、恋人间的一纸情书……一封封亲笔书信,曾是我们传递情感的载体,给我们带来见字如面、情凝笔端的种种感受。但据有关部门统计,相比2000年,2010年我省平信业务量减少6000多万封。这让我们不禁要问:书信和那绿色邮筒是否正渐行渐远?人们为何不再提笔写信?书信这一传统又将何去何从?
近日,有网友在我市某论坛上发帖:“这样的邮筒洛阳还有吗?”帖子中还附带了网友昔日拍摄的一张矗立街头的圆柱形大邮筒照片。尽管照片极其简单,但这个帖子仍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这让我想起了以前在外工作,每月给家写信的日子”、“现在,很多人不写信了,过去街头随处可见的邮筒也变少了”、“真怀念,我的第一封情书就是邮筒当的‘媒人’”、“翻看我大学期间保留的信件,那种情感纯粹、真切”……邮筒,荡起了人们记忆里的“涟漪”。
对于书信,很多人在怀念之余,才突然意识到很久没有写过信了,甚至连格式也已忘却。
调查 写信人少,邮箱将被“退隐”?
省邮政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我省平信业务量为7690万封,2010年降至1627万封;与此同时,2000年商函为4350万封,2010年则增加到18160万封……“10年间,我省平信数量减少6000多万封。”市邮政局一工作人员说。
赵兰松是西工区邮政所投递班班长,从业20多年。作为一个见证者,他看到人们的联系越来越便捷,而人们则与亲笔书信渐行渐远。
赵兰松说,在人们习惯书信的时代,邮政部门会安排专人做邮箱开箱员。那时平信很多,需要人骑着摩托车用邮包装,每天三四个邮筒收集下来,至少能装两个邮包500封平信。
2000年前后,随着互联网、手机的逐步普及,邮筒收信量出现了明显变化。现在,因为平信数量少,专门的邮箱开箱员已经没有了,除了节日明信片、贺卡等形式信件有所增加外,平日每天40多个邮箱收到的平信也就100多封,而且几乎很少看到私信,多是公信、商业信函。“现在,平信少了,收集邮箱信件也不再需要安排专人,成了送信员顺手的活儿。”赵兰松说。
那么,平信的锐减是否意味着邮箱的减少?我们从市邮政部门了解到,尽管平信数量在减少,但邮箱数量并未减少,相反,随着城市区的扩大在增加。
选择设置邮箱的地点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比如该地区的人口密度、邮寄信件的频率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每1.5公里半径范围内就要设置一个邮箱,我市城市区现有158个邮箱,老式圆柱形立式邮筒几乎都被损坏或淘汰掉了,新式邮箱多采用金属材质,设计轻巧,造型简单。
工作人员说,人们感觉街头邮箱数量变少,一方面是它不再那么笨拙显眼,另一方面收发信的渠道被小区信报箱、公司单位收发室等形式取代。再加上人们不再写信,不少人忽视街头邮箱的存在。
“无论未来通讯多么发达,邮箱作为实物寄送的传递途径不会因此而消失。”市邮政局业务科相关负责人说。
分析 不写信有这些理由
采访中,人们都对昔日收信、看信的情景心存怀念,但同时也表达了不再写信的理由。
不少市民认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往往没有更多的时间和心情去静心写一封书信。书信盛行,源自通讯手段的限制。现在有了更多更快捷的联系方式,书信自然被逐渐取代,就像有了移动电话,传呼机被逐渐取代一样。
还有一些人认为,很多人不写信也是科技革新的结果。生活节奏的加快,意味着人们信息传递需求也趋于速度化,越来越讲究效率,QQ、MSN、短信、电子邮件等即时通讯方式更能迎合现代人的需求。
另外,书信因从写到找地址、贴邮票再到邮寄,这些寄信流程在现在的年轻人看来有些麻烦。在寄信人不了解收信人地址是否变更情况下,寄出的信往往会被退回。
“一个电话就能表达的意思何必再费周折写信?”采访中,不少市民都表达了这一观点。
“如今,写信较多的人主要是老人、军人。此外,服刑人员、集邮爱好者也是写信比较多的群体。”西工区邮政所工作人员说。
其实 书信的魅力无法替代
我市社会学者认为,科技在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得精神和情感趋向“快餐化”。其实,当这种“快餐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会重新适时选择理性回归——因为书信有对情感予以长期保留、定格的魅力,那种写信、寄信、收信、看信时的独特感觉,更是其他通讯方式所不可替代的。
■增进了解
市民李辉是一家私营家装公司老板,从事这个行业已有3年,公司现有3名设计员工。春节前,他在给这些设计师派发红包的时候,特意要了他们的住址。随后,他给这些设计师寄出了三封内容不同的手写书信,除了写日常工作的接触感受,李辉还写了一些私心话、鼓励感谢的真挚话语。
当员工回到老家后,陆续收到了这些信件。他们纷纷给李辉打来电话,表示意外之余,也觉得老板很有人情味儿,不像平日给人的感觉——严厉、霸道。
“通过写信,我把心里话给他们说出来,也是希望获得他们的理解。”李辉说。事实证明,书信拉近了他和员工的距离。年后,他第一次收到员工从老家为他捎的土特产。
李辉说,往年一些节日,他多通过自编短信等方式送祝福,但这样的方式其实显得很程式化,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他给员工写书信的想法,源自格兰仕公司年终给员工及家属写信的做法。这样的书信无异于一种情感投资,能把平日面对面难说出的感受表达出来,让员工跟自己实现情感交流。
■凝结亲情
市民俗博物馆专家认为,书信文化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古人把家书看得很重要,杜甫更留下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名句。其实,书信的最大作用在于凝结情感和智慧。
那些父母给子女写书信就是家教的一种方式,无形中把情感、为人处事道理传递给了子女。相比短信、QQ等通讯方式,书信里保存的情感更真切、持久。
昨日,市民马新生向记者展示了10多年前他当兵期间,父母写给他的一些家书,从一段段文字中,我们或许能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孩子,看天气预报你那里又要持续降温了,训练时记得多穿件衣服,免得一冷一热感冒着凉,给你编的毛衣已经织好,回头让你哥给你寄去,害怕你又长了不合身,尺寸织得稍微大些。”
“别总给家里寄钱了,家里够用,你自己该买啥别抠着自己。身边那么多战友,多请大家吃吃饭,多交流交流。你的性格太内向了,要在部队好好学会跟人交往,将来走上社会才能学会为人处事。”
“你爸的身体好些了,夜里咳嗽的次数少多了,大夫说再调养一段就差不多了,你别挂念,有你哥在身边照顾。你别老打电话,长途费多贵呀。”
…… ……
一段段文字里满是牵挂和叮咛,见字如面,那感觉远比短信、电话来得隽永。
建议 不妨偶尔写封信
我们在采访中感受到,无论是人们写信数量的锐减,还是科技带来即时通讯的便捷,映射的都是这样的现实:面对科技浪潮,书信境地尴尬。
同时,现在的人们又常常有这样的厌倦:厌倦大量复制转发的手机短信,厌倦朋友间用QQ简短的聊天,厌倦没有表情、没有温情的手机回复信息……人们厌倦了“快餐化”的情感、浅显直白的交流。
市邮政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在书信文化传承过程中,我市也做了很多努力:2009年世界邮展期间,我市举办了首届全球大学生华文书信大赛;设立了全省第一家少年邮局;举办了多届青少年书信比赛;市邮政等部门借助邮政年、邮政日等节点,大力推动书信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西工区第二实验小学负责人说,每年,学校会定期举办书信比赛之类的活动,除了让孩子们对书信文化有更多了解认识之外,还意在让孩子们通过书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市民俗博物馆专家说,书信是对自身情感的审视和交流。现在,书信被人们忽视,既有这一文化传承氛围不浓厚、宣传形式单一等问题,也有人们感觉这一沟通方式不方便等因素,但是,它依然在人们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民俗专家建议,市民们不妨偶尔提笔写封书信,让自己和收信人共同体会书信带来的美好感觉,共同回味书信独特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