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言谈的礼节
注意谈话时的姿态。在谈话时,应该礼貌地注视对方,目光要与对方有交流,不要东张西望,更不能只顾埋头阅读或面带倦容。玩弄自己的手指等动作都不太雅观,也很不尊重对方。
谈话时要顾及在场的每一个人。如果有很多人在一起交谈,注意力不能只集中在一两个人身上,目光要顾及在场的每一个人。对于比较沉默的人,要设法使他开口。比如可以这样问他:“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你有什么看法吗?”
交谈时,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谈话或插话。有的朋友经常在对方还没把话说完时,就很鲁莽地打断别人的谈话,这是一种不尊重别人的表现。万一需要打断对方或插话,可以先征求一下对方的意见,比如说:“对不起,请允许我打断一下。”
言谈要分清场合。每个人心里都有“趋吉避凶”的心态,都喜欢图个吉利,在同别人交流时一定要注意,比如在火车上不谈火车脱轨的新闻,乘飞机不谈空难,婚礼上不谈离婚的花边新闻。
言谈忌讳肤浅、粗俗。有的人明明知识浅薄却不懂装懂,只知道柴米油盐却总是高谈阔论;有的人只要和别人交流,就离不开张家长、李家短,一天到晚打探别人的隐私,传播别人的“是非”;有的人开口就带脏字、说黑话,甚至还把这看做自己的独特个性,大肆张扬。如果这些习惯改不了,总有一天会为此埋下懊恼的“账单”。
与对方初次交谈时的礼仪。一般来说,与对方初次交谈,不谈对方的缺点或深感遗憾的事情;不说上司、同事以及朋友的坏话;不谈家人的秘密;不谈不景气、手头紧之类的话;不谈一些荒诞离奇、黄色的事情;不述说个人的恩怨;不发牢骚;要避开令人不愉快的疾病详情;忌夸自己的成就和得意之处。
学会善意的赞美。有时候,承认对方的优点,也是自己大度的体现。不过,首先要注意:赞美的语言一定要适度、得体,更重要的是真诚。其次,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可以多从性格、能力、社会地位、实力、成就、气度、信用度等方面来赞美男性;女性一般比较注重外在和细节方面的感觉,可以从外貌、能力、品位、保养、事业成就、感觉、内在美等方面来赞美。
小贴士
与别人初次见面时,选择的话题应该避开别人的隐私。以下几点属于隐私性话题,不应当问:年龄、婚姻家庭、薪水多少、个人经历、家庭住址、健康状况、信仰、所忙何事等。
刘文静之死 (4)
鸟尽弓藏
裴寂有大哥大李渊罩着,刘文静毕竟动不了人家。于是,郁闷的刘文静经常拉着弟弟通直散骑常侍刘文起借酒浇愁。心里面不爽,酒至酣处,免不了发发牢骚。
刘文静的轻率举动恰恰犯了人臣的大忌。刘文静与裴寂水火不容,两人意见相左并非因为对事情的看法不一致,而是因为彼此怄气,互不相服。这种泼妇斗嘴式的争吵于公于私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碰到这种情况,皇帝通常会来个一刀切,各打五十大板,最多搞个三七开。但是,别忘了,裴寂和李渊的关系不一般,两人除了是君臣,更是相亲相爱的哥们儿。而刘文静呢,他和李渊就是单纯的上下级关系。况且,对于刘文静这样的牛人,李渊本来就“素疏忌之”。于是,偏情的李渊就打算把这一百大板通通打在刘文静的屁股上。
说来也巧,存心作死的刘文静主动给李渊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机会。不知是何原因,刘文静的家中屡屡有妖精作祟。刘文起关心哥哥,便从外面请来一个巫师作法除妖。可巧刘文静的一个小妾失了宠,一朝变作长门怨妇,就把这件事儿告诉给自己的哥哥。她哥哥听说之后,决心为妹妹做主,便上书诬告刘文静图谋不轨。
李渊立即将刘文静投入大牢。刘文静极力辩白,顺带还坦然承认了自己对裴寂的嫉妒之情。当时,李唐正被刘武周的部将宋金刚打得落花流水,连晋阳都丢了。老李的心情十分不好,听了刘文静的话,就说了八个字儿:“文静此言,反明白矣。”
李世民一听老爸的口气,知道要坏事儿了,赶紧为刘文静说好话:“当年咱们举兵之初,是刘文静最先定下了妙计,而后才告知裴寂的。入主京城以后,他和裴寂的待遇却有所差别,他难免会有一点儿不满。不过,刘文静只是发发牢骚而已,他可不敢谋反,请陛下明断。”
李世民的这番话却得罪了一个人。
于是,这个人站了出来,说了如下一番话:“刘文静的才华和谋略,堪称当世第一。但是,他这个人比较阴险。听他所说,明显已经有谋反的心思了。现在,天下还没有平定,外有强敌觊觎。如果赦免了刘文静,恐怕有意想不到的后患啊。”
正是这句话要了刘文静的命,而说这句话的人便是裴寂。
刘文静临刑之前,悲不自胜,仰天长叹:“鸟尽弓藏,故不虚也。”
时为武德二年九月初六,李唐建国尚不足两年。这一年,刘文静仅五十二岁。
刘文静是李世民最早、最忠诚、最有智慧的粉丝。他的英年早逝,是李世民的莫大损失。刘文静死了,一了百了,却把更大的难题留给了李世民。为了救刘文静,李世民得罪了裴寂。裴寂是一个正统思想极重的人,在李建成与李世民之间,他本来就倾向于李建成。此次李世民口出不逊,他嘴上虽然不说什么,心中却是恨李世民恨得要死。
就这样,裴寂在无形之中被推到了李建成一边。李世民注定要在将来为现在的冒失付出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