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唐洛阳城内“天街”鸟瞰效果图 |
|
吴社伟
核心提示
洛阳,在中国古代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今天,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方文化优势,科学定位,统筹规划,对于洛阳的跨越发展、可持续发展尤显重要。本文作者以自己的视角对此发表了见解。
1 统筹规划
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地方文化优势
洛阳作为具有4000年建城史和1500年建都史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科学定位,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地方文化优势,对于洛阳的健康发展尤显重要。
涧西区的文化建设应着眼于新中国工业基地和牡丹文化的特点,利用保存较完整的苏式建筑和机器设备、历史资料,向人们展示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历程;利用牡丹公园、西苑公园、牡丹广场等彰显牡丹文化的魅力。
对于老城区、瀍河回族区的建设,应突出明清和近代文化特色,以山陕会馆、潞泽会馆、福王府遗址和丽景门景区为基础,充分利用洛阳本地的特色饮食、手工艺品、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资源,让人们更贴近洛阳的古代脉搏;瀍河回族区还应在突出伊斯兰文化特色上下工夫。
洛龙区和伊川县、嵩县要以宋文化为特色,通过范仲淹、司马光、文彦博、邵雍以及二程兄弟的故居、墓地,展示洛阳在宋代文人云集、文化昌盛、教育繁荣的局面;洛龙区和老城区要以龙门石窟、白园、隋唐城遗址公园和隋唐城宫城大遗址保护工程为基础,利用国家支持,建设河洛文化的精品航母;瀍河回族区、洛龙区和偃师市要以关林、白马寺和汉魏故城遗址、永宁寺遗址、太学遗址、灵台遗址等为支撑,着力突出汉魏文化特色,展示汉魏时期洛阳的辉煌和科学、文化、艺术的巨大成就。
西工区要以周文化为基调,利用周王城广场、王城公园沿街工艺品店,来展示青铜文化、陶瓷文化和商业文化的魅力;偃师市还要以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为载体,展现夏商时期河洛文化的领军地位。
建议以洛浦公园为载体,分专题展示历代河洛地区的政治、军事重大事件,可以采用微型博物馆的形式,或借助3D 技术进行情景再现。
2 科学实施
再造一个文化产业发展的“洛阳模式”
洛阳作为新中国第一批重点建设的重工业基地,在城市建设中创造了“撇开旧城建新城”的“洛阳模式”。洛阳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也应当闯出一条新路,走出文化产业发展困境,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再造一个“洛阳模式”。
文化建设工程头绪多、工作复杂,可以借鉴伊川建设荆山公园的做法,将文化建设任务分配给洛阳的大型企业。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也可以振奋精神,凝聚人心,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发展。我们可以采用“政府主导、企业负责、全民参与、造福社会”的方式,由这些企业出面组织,负责实施,鼓励全社会资金、资源、智慧投入文化建设,增强全市人民建设文化之都的责任感,共同打造洛阳文化事业的巨型航母。
河洛文化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发表一些论文、专著,或者召开几次学术研讨会,而应把更大的精力放在文化的推广普及上。这并不是说不需要再进行河洛文化研究,相反在这方面我们做的还很不够,在许多领域、许多方面,我们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还需要大量进行河洛文化研究的人才。建议转变思路,开发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河洛文化套餐。此外,我们还可以发展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如黄河风光游、工业发展游、古代教育游、古代战场游、古代墓葬游等。
3 集思广益
让文化元素在洛阳发展中大显身手
要实现洛阳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文化攻坚队伍,让河洛文化元素在洛阳发展中大显身手。
第一,要为河洛文化研究人才创造发展空间。河南科技大学河洛文化研究所是我市乃至全国唯一培养河洛文化研究人才的基地,从两年来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去向看,他们绝大多数去了外地。我市应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洛阳找到用武之地。
第二,河洛文化要成为洛阳的文化符号。因为历史久远和战争破坏,洛阳的地面文物已所剩无几。我们要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唤醒人们历史的记忆。例如,洛阳是丝路起点、运河中心;规模宏大的“万象神宫”是中国古代最高大的单体建筑;天津桥是唐宋无数文人墨客歌颂的胜地,也是贯通洛阳南北的城市中轴线;夹马营是大宋两朝皇帝赵匡胤、赵光义的诞生地。河洛地区的历史名人如伊尹、周公、苏秦、白圭、贾谊、桑弘羊、班固兄妹、左思、杜甫、白居易、韩愈、李商隐、司马光、邵雍、二程兄弟等人,也应当成为洛阳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我们应当使这些文化符号唤醒人们的记忆,让曾经的辉煌、昨日的风流人物,鼓舞今天的人们干实事、创大业,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征程上建功立业。
第三,让高科技为河洛文化发展增添活力。现代高科技手段为我们再现洛阳昔日辉煌创造了条件。我们可以仿效上海世博会多媒体《清明上河图》,将洛阳的都城史、文学史、历史典故、名人轶事和永宁寺、大运河、西苑、天津桥、含嘉仓等历史古迹以及重大考古发现和科研成果,更生动形象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达到普及河洛文化、宣传洛阳形象、提高城市品位的目的。
总之,发展河洛文化任重道远,洛阳责无旁贷。我们要依托历史文化底蕴,汇集各方精英,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助推河洛文化发展。同时,要脚踏实地,在实施大型项目建设时要充分论证和广泛倾听民意,让洛阳的文化建设真正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