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0版:聚 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继承烈士遗志 续写护桥传奇
读 家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2 年 4 月 5 日 星期    【打印】  
读 家
  15  不要丧失信心,要“疯狂”

  当你的工作进展一切顺利,你可以用积极理智的思想战胜恐惧和怀疑。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当你在前进道路上遇到点小麻烦,防御能力下降时,这两个小鬼就会找上门来,上蹿下跳,对你指手画脚。于是,你开始相信,在最困难的时期,你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愚蠢的,你曾经取得的成功与失败相比实在无足轻重。

  此时,那些具有执行力精神的人表示,反击的唯一办法就是挺起胸膛,变得“疯狂”。为了挽救自己的想法和抱负,你应该大声呐喊,在气势上压倒质疑的声音,对怀疑要毫不留情地反击。在恐惧和怀疑试图消灭信心时,很多成功人士使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乐观精神可以激发巨大的能量,大力推动计划的实施。积极肯定确实可以奏效,但是用在自己身上有时有点行不通。如果我每天告诉自己二十次,说我很有钱,但是如果每说一次,内心就有一个反驳的声音嘀咕:“很好啊。不过,给我看看你的钱在哪儿?”如果这样,我就很难使心态保持乐观。

  相反,一个战斗口号无须强迫自己信任某个东西。你只是告诉内心批评家让它闭嘴,这样你就能更轻松地继续推进自己的计划。这就好比一位滑雪选手在下坡滑行阶段,对一位站在旁边不断尖叫影响自己信心的观众大喊“闭嘴”一样。这位观众可能是善意的,他或许会说:“小心!你以前摔过跤。噢,注意那些小障碍。”如果这位选手转向那位为自己担心的观众,然后说:“你说得对,我应该极其小心。事实上,我想更安全些,我要脱掉滑板,坐缆车下山。谢谢。”你认为这种结果如何?

  对于自己支持的选手,每一个人都担心他们会摔倒。但是,比摔倒更糟糕的是因为恐惧和怀疑退出比赛。如果这位选手摔倒,然后继续比赛,我们仍然会敬佩他的运动精神;如果他因此放弃,估计没有人会敬佩他。

  恐惧感就像你内心的交通协管员,它非常急切地想要保护你,所以,只要可能,它会让你永远待在人行道上,永远不能前进一步。

  自我怀疑是恐惧的最亲密朋友。内心的批评家总是提醒你过去失败的经历,以免你忘乎所以,干冒险的傻事。那些具有执行力精神的人并不是没有恐惧和怀疑,他们只是学会了不让它们大喊大叫。

  如果由于恐惧或者怀疑,你想放弃自己的理想,不要试图与自己理论或者争吵,你只需让自己疯狂起来。

  必要时,你应该像一位空手道高手那样对内心动摇军心的恐惧或怀疑痛打一番。当你对内心的恐惧怒目而视时,它就会像一条疯狂咆哮的恶犬受到痛击一样,夹着尾巴灰溜溜地跑掉。

    22  武英沉浮

  明清两代的武英殿,大部分时间发挥着文化功能。武英殿在清朝以修书、刻书而著名,其主殿、配殿、恒寿斋、浴德堂等成为编书、刻字、印书、藏书的场所。清朝著名学者方苞,历仕康雍乾三朝,曾任武英殿修书总裁,他的仕途沉浮与勤奋修书,见证了武英殿修书的起步和繁荣。

  方苞(1668-1749),安徽桐城人,是桐城文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和戴名世同县,就给戴氏《南山集》作序,结果清廷认为《南山集》里有悖逆之语,定为文字狱案,方苞受牵连下狱论斩。康熙帝恰在搜罗古文人才,大学士李光地推荐了他,方苞得以免死,被收入旗籍。

  康熙帝爱惜方苞的学问,把他召到身边,入直南书房。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方苞以布衣充任武英殿修书总裁。雍正帝同样赏识方苞,赦免他,出旗籍。数年后,方苞升任内阁学士。方苞在武英殿奉命教习庶吉士,并担任《大清一统志》总裁。乾隆帝即位,复令方苞入直南书房,还升他为礼部侍郎。乾隆帝即位当年,就让方苞选编“四书文”,又任命他做“三礼馆”的副总裁,负责编订“三礼”,就是《周礼》、《礼记》和《仪礼》。至此,方苞的人生达到了顶峰。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乾隆四年(1739年)五月,晴天一声霹雳,方苞被革去侍郎职衔、南书房行走、武英殿修书总裁等一切职务。乾隆帝命他“专在三礼馆修书,效力赎罪”。方苞何以突然获罪呢?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主要是因为方苞犯了做官的两大忌:

  第一:泄密。方苞与魏廷珍友善,魏廷珍守护雍正帝的泰陵。在乾隆帝召对时,方苞请起用魏廷珍。乾隆帝任命魏廷珍为左都御史,旨未下达,消息传出。乾隆帝派人调查,发现方苞原来住在魏廷珍北京城的宅子里。后来更查出,乾隆帝决定起用魏廷珍,旨意还没发,方苞就先搬出魏家。乾隆帝认为,方苞给魏廷珍腾地方,暗示魏廷珍马上就要获得重用。因方苞泄密,就传旨训斥。

  第二:徇私。方苞为庶吉士教习,负责散馆考试。他已奏报并决定考试日期,但吴乔龄晚到,方苞请吴补考。乾隆帝派人调查,发现方苞从魏廷珍家搬出后,住在吴乔龄家。乾隆帝认为,方苞以权谋私,降旨诘责,削侍郎衔,仍在武英殿修书。

  乾隆七年(1742年),方苞分纂“三礼”中的《周礼》完成。皇帝赏给翰林院侍讲品级顶戴,准其回籍。方苞回家后七年多,讲学授徒,著文赋诗,虽少些官场热闹,却多些文化成果。桐城人方苞治学“为古文正宗”并提倡“义法”,尔后刘大櫆提出“神气”,姚鼐再力倡“义理、考据、辞章”。他们开创“桐城派”,被尊为“桐城派三祖”,影响深远。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