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婕向游客介绍龙门石窟的代表性景观——卢舍那大佛。 |
|
王婕为游客们拍照。 |
|
王婕向游客介绍莲花洞。 | |
核心提示
自北魏开凿以来,龙门石窟历经沧桑,既见证了历史的演变,又诠释着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每年,都有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朝拜这座佛教文化和石刻艺术的宝库。而龙门石窟景区讲解员的精彩讲解,让不少游客对这座宝库的精彩有了认知和理解。
近日,我们来到龙门石窟景区,近距离体验了讲解员王婕辛勤工作的一天。
体验
辛苦讲解 耐心服务
■早起培训,丰富讲解内容
8时20分,29岁的王婕抵达景区,在讲解咨询接待处换上工装。8时30分,接待处主任召集全体讲解员开早班例会,布置工作任务。
9时,王婕和其他9名讲解员来到位于龙门大桥东端的白园,进行讲词培训。每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景区会开放夜游龙门项目,为更好地服务游客,讲解员需要熟悉白园,丰富讲解内容。
一个小时后,讲解员们回到接待处,按名单顺序轮流为游客讲解。当日正逢清明小长假,来此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不少游客都需要讲解员的讲解。
■一路讲解,介绍龙门妙处
王婕先为6名来自安徽芜湖的游客讲解。她迅速戴好扩音器,一面带着游客检票,一面开始讲解:“大家看,前方是龙门石窟的北大门,它是仿汉代的双阙建筑,上面‘龙门石窟’四个字是郭沫若先生的笔迹。”往前走,王婕继续说,“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是两山夹一水的地形,河以东是香山,河以西是龙门山,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游客纷纷点头,她赶紧提醒游客合影留念。
由于游客是第一次来洛,王婕并没有一直解说,而是给他们留足参观时间。5分钟后,众人来到禹王池。“这是龙门山天然的泉水,常年恒温在24℃左右。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刚说完,好奇的游客就伸手感受水温,并对解说表示赞同。
等游客们回过神来,王婕说:“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前后,约在公元493年,它经历了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龙门石窟现存佛龛2300多个,碑刻题记2800多块……”
15分钟后,游客们顺着台阶来到潜溪寺。王婕微笑着提醒游客注意脚下台阶、小心慢行。宾阳洞、摩崖三佛、万佛洞等当日正在进行设施的维护和修缮,为了不让游客感到遗憾,在万佛洞附近,王婕巧妙地转移了游客的注意力:“大家请看,我们脚下出现了一条清晰的分界线,分界线以西是清代的老路,东边是20世纪70年代扩建的。老路由青石块铺就,在分界线的边缘出现了蝴蝶结状的铁钉,它的专业名词是铁细腰。这些钉子代替水泥,起到连接和固定两块石头的作用,体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游客们饶有兴趣地观察脚下的蝴蝶钉,并不时交谈几句,不知不觉,大家已到达莲花洞。
10时50分,游客们来到奉先寺。顺着陡峭的79级台阶往上走,眼前就是举世闻名的卢舍那大佛像。王婕说,它是释迦牟尼的报身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
“为什么卢舍那大佛的手臂和腿脚部分已经塌毁?”一位游客问。王婕说:“其实,塌毁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家看,大佛上方的山崖和断裂的层面几乎在垂直的平面上,这是经1300多年滴水穿石造就的。内因则是石头自身,石头的纹理呈倾斜状,在地质学称为地质层理裂隙结构,就是说石头本身有一些小裂纹,在外部环境、温度等因素作用下,导致裂纹加深。”
讲解结束后,王婕又给游客推荐香山寺和白园等路线。整个过程,王婕始终保持微笑,对于游客提出的问题,她都一一耐心解答。
■工作优先,吃饭常常误点
11时30分,王婕和我们原路返回。12时,王婕和没有讲解任务的讲解员打了饭,坐在一起吃起来。王婕说,如果这时轮到谁讲解了,就必须先工作。忙到下午两三点再吃中午饭也是常事。
13时50分,王婕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讲解。这次是来自舟山的2名女士。其中一名游客多年前来过龙门石窟,对石窟非常感兴趣,王婕这次的讲解比上午更加丰富。临别时,那名游客高兴地表示下次有机会还来龙门旅游。
回到讲解处时,已是15时30分,王婕稍作休息,又准备接待下一批游客。
背后
只为游客留下美好记忆
■钻研业务,成星级讲解员
2007年6月,王婕毕业于南阳师范学院化学教育专业。毕业后,她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后来,她听说龙门石窟招聘讲解员,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来应聘。经过笔试和面试,王婕被录取。
王婕脚踏实地、在业务上肯钻研,很快成为一名出色的讲解员。2010年,洛阳唐风讲解有限责任公司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改善讲解员待遇,开始实行星级讲解员制度。通过考试,王婕从40多名讲解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星级讲解员。
如今,在龙门石窟待久了,王婕已爱上这里,爱上这份工作。曾经有一位台湾游客告诉她:“去过这么多地方,你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一名讲解员。”这句话成了王婕最大的骄傲和动力。
■平凡工作,付出不凡努力
王婕说,龙门石窟名气大,凡是到河南旅游的游客都会到这里参观,因此没有明显的淡季、旺季之分。每天下来,讲解员要讲解三四次左右。而在牡丹文化节这样的旅游高峰,每个讲解员一天平均要接待8批游客。一次讲解需要往返约3公里,一天8次,相当于从龙门石窟步行到市区往返一趟,辛苦程度可想而知。由于走的时间久,许多讲解员都得了膝关节炎。
夏天阳光暴晒,虽然涂上防晒霜,不少讲解员的皮肤还是会被晒伤;冬天时,景区气温平均比市里要低2℃至3℃,讲解员大部分是女孩,一次解说下来,脸会被冻得十分僵硬,没有知觉。由于“说话”是工作的重点,保护嗓子也很重要。润喉片、胖大海等就成为讲解员的必备物品。
说起自己最大的愿望,王婕说,希望通过他们的讲解,能给游客留下美好回忆。
采访手记
一天下来,我们跟着王婕在龙门石窟西山上走了两趟,腿脚发麻,精疲力尽。但在整个过程中,王婕都在不知疲倦地讲解着。
在洛阳很多景点,我们都能看到讲解员的身影。他们笑容甜美,让游客如沐春风;他们解说细致,令游客增长见识。他们的形象和工作,成为中外游客了解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一个亮丽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