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1版:人文河洛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古来征特税 洛阳渊源深
国色也需勤呵护 科研增艳洛阳花
道在前 武后天授圣图
佛在前 周帝左右逢源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5 月 8 日 星期    【打印】  
古来征特税 洛阳渊源深
本报记者 李迎博 通讯员 李舸
  管仲向齐桓公提出“海王之国,谨正盐策”。 绘图 李玉明
  核心提示

  封建社会初期,田赋是国家财政收入最根本、最重要的来源。随着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发展,盐税、茶税、古玩特税等特殊税种的征收,也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西汉洛阳籍财税专家桑弘羊制定食盐专卖政策,唐代洛阳的茶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民国时期的古玩特税在全国仅洛阳独有……作为政治经济发展较为繁荣的城市之一,洛阳与不少特殊税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 对盐实行专卖 始于春秋战国

  现在,我国对食盐实行国家专卖制度。其实对盐实行专卖,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

  齐桓公问管仲:“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得富强起来?”管仲提出“海王之国,谨正盐策”,即利用齐国海盐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创食盐官营制度。

  管仲认为,食盐是日用必需品,三口之家一月需盐十升左右。经过粗略估算,万乘之国吃盐的人达千万,如果每升盐加二钱税,一月可得六千万钱,这比征人口税的收入多一倍,可见把盐管起来,财政收益会十分大。而且,对盐实行专卖,国家收入会增多而人民不会受惊扰,一味增加人口税,对国家安定反而不利。

  齐国食盐专卖采取民制与官制相结合的方式:农闲时,国家命民制盐,由官府包收、储存;农忙时,农民专注于农业生产;等到盐价上涨到十倍之时,再由官府运到梁、赵、宋、卫等不产盐之国去销售,则国家获利丰厚。

  西汉时期的洛阳籍财税专家桑弘羊(公元前152年—公元前80年),在当时也主张国家对食盐实行专卖。《史记·平准书》记载,桑弘羊出身于洛阳商人家庭,因自幼有心算才能,13岁入侍宫中,深得汉武帝赏识,被委以重任,历任大农丞、大农令、搜粟都尉兼大司农等要职,统管中央财政近40年之久。

  西汉元狩年间(公元前122年—公元前117年),桑弘羊先后制定了对盐、铁、酒实行国家专卖等一系列经济政策,《史记》誉之为“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即老百姓不用多交税,国家就有足够的钱粮。

  瀍河区地税局局长杨海涛介绍,春秋以后的历代王朝对盐均实行专卖﹐或征税与专卖并行,盐税成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民国时,盐税已成为中央财政的三大支柱收入之一。

  2 唐代始征茶税 每年近百万贯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也是中华茶文化的兴盛时代。唐代洛阳盛产茶,茶业经济的繁荣促使政府加强对茶叶经营的管理,从而形成了唐代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对茶征税始于唐代。安史之乱后,朝廷面临着沉重的财政负担和严重的政治危机。为解决军费问题,朝廷采取的办法之一就是征收茶税充当国用。茶税成为当时洛阳的重要税收之一。

  唐贞元九年(公元793年),盐铁使张滂建议征收茶税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于是,朝廷在产茶州县的商运要道设官抽税,税率为10%。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茶税从此开征,当年茶税收入40万贯。

  至唐代后期,朝廷征收的茶税越来越重,每年收到税款近百万贯。茶税成了仅次于盐税的重要税种之一。

  “茶税的征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杨海涛说,这种政府行为体现了唐代茶业经济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性,在一定时期内对促进和规范茶业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但茶税的加重征收极大地打击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

  3 民国古玩特税 洛阳一地独有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地上、地下文物异常丰富,自古以来盗掘古墓、走私文物现象多有发生。而到了民国时,盗掘古墓、走私文物大肆横行,这与当时政府开征古玩特税有直接关系。

  1927年5月,冯玉祥率国民军第二集团军攻克洛阳。洛阳驻军为搜刮财物,以筹措经费为名,勒令古玩商人缴纳20%的税金,开了古玩业征税的先例。

  1928年,军阀韩复榘占据洛阳,接受古玩商人的建议,成立“古玩特税局”,大量发行经营许可证性质的行贴,行贴以时币40元、20元、12元、5元不等的价格收费,分出甲、乙、丙、丁四等,根据各古玩商的声望、财力大小进行强制配发。

  此外,政府还对卖古玩的人征20%的税,凡向政府纳税者可公开盗掘古墓。此令一出,洛阳盗墓成风,文物遭到极大破坏。盗掘现场如同庙会,卖食品者设摊摆点,十分热闹。到韩复榘离开洛阳时,邙山古墓已是“十墓九空甚至十墓十空”。

  洛阳民俗博物馆馆长王支援介绍,古玩特税具有洛阳特色,在中国历史上也绝无仅有。虽然古玩特税征收的时间不长,但洛阳的文化遗产因此遭到了重大破坏,无数珍贵文物和国宝散失民间,流落海外。

  (资料提供:洛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