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突围之路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观点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5 月 24 日 星期    【打印】  
本期话题:洛阳旅游,资源如何变产品?
观点
  让资源早日转化为产品。 记者 曾宪平 摄
  让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站起来。 记者 曾宪平 摄

  洛平感言

  资源变产品,呼唤“二次革命”

  □洛 平

  一粒矿石,其属性,是一块石头;一颗钻石,说穿了,还是一块石头。同为石头,矿石与钻石,价值能同日而语吗?

  旅游资源,是历史的遗存,是自然的赋予,是原生态、未打磨的“矿石”;旅游产品,是资源的整合开发,是资源的包装营销,是点石成金、价值倍增的“钻石”。

  洛阳,既有文化灿烂厚重之气,又具山川雄奇秀丽之姿,最引以为荣的就是旅游资源俯拾皆是。早在1000多年前,大文豪司马光就为她拟就了“旅游推介词”——“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按理说,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洛阳理应是天下游客的集散地、目的地。然而,洛阳旅游且不说与北京、西安等“标兵”城市没法比,即使与省内一些“小兄弟”相比,我们也有太多的尴尬。

  焦作云台山,去年的游客总数和门票收入双双超过故宫,使昔日的无名景区迅速成长为国内山水旅游的“高地”。山水洛阳,我们怎么就打造不出自己的“云台山”?

  开封清明上河园,是个人造景观,借助大宋文化元素的充分利用,借助场场爆满的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短短十余年就成功跻身中国旅游企业亿元俱乐部。千年帝都,我们有几家新景点长成了“大个头”?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或许,正是因为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才让洛阳人“浮云遮望眼”。

  拂去“浮云”,才能接近真相——

  帝都气象邈难寻。洛阳的千年风流、古都的灿烂辉煌,大都深埋在黄土之下,可阅读者众,可观览者寡,可体验者尚无。地面上看不到好东西,人家扭头就走;文化再源远流长,无法观赏、体验,一切都等于零。

  一枝独秀难为春。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老三篇”,年年岁岁花相似,这样的格局,只能赢得游客一日匆匆的脚步。

  满天星斗缺明月。洛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多,历史名人数不胜数,但资源仍停留在资源状态。现有的产品,少内涵、差档次、欠规模,给国内外的是碎片化的印象,无法顺应国际旅游之主流,很难形成聚合辐射之力,可谓“星星点灯,皓月无踪”。

  高端产品待培育。龙门石窟魅力足够、卖点足够,缺乏的是深度体验的方式、平台、配套设施。5000年洛阳,不能给予游客畅游文明长河、沉醉帝都神韵的高端旅游体验,他们能被震撼吗?他们又如何“口口相传”?

  历史厚赠被冷漠,山水灵秀也寂寞;珠玉深锁敛光芒,灵芝卖出豆腐价。洛阳旅游,到底卡在哪里?

  一个致命的“硬伤”是——

  大多旅游资源还停留在资源层面,没有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更没有按照游客的口味、市场的需求,开发包装成叫得响、拿得出手的旅游品牌。

  做旅游就是做市场。做市场,首先要拿产品说话。资源不变产品,就没有亮点,没有看点,没有参与点,没有兴奋点。没有资源变产品的机制和平台,城市的形象、价值和魅力就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游客不是与这座城市“擦肩而过”,就是仅仅的“惊鸿一瞥”。

  资源变产品,是资源的淬火锻造,是资源的脱胎换骨,是资源的“二次革命”,是将“矿石”打磨成“钻石”!

  江苏无锡,虽然没有锡,但有的是创意。15年前,小灵山下还是一片荒芜。无锡人就在这片荒芜之地,依靠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和生态创新,走出一条打造中国文化旅游精品的“灵山之路”,不仅营造了一个有形的灵山景区,更创造了一个无形的“灵山品牌”。

  湖北襄阳,依托“三国文化”资源,高起点规划,大手笔运作,独具匠心打出“四张牌”,即古隆中的智慧牌、古襄阳的传奇牌、荆山汉江的山水牌、鱼梁洲的现代牌,全市旅游满盘皆活,专家点评道“湖北旅游为之一振”。

  山东泰安,为弥补游客“到泰安就是爬泰山”的遗憾,整合大汶口文化遗址和徂徕山、莲花山、大汶河、东平湖等旅游资源,精心包装策划,构建起泰安旅游产业圈,变“看泰山”为“读泰山”,变“过泰安”为“品泰安”。

  一位经济学家说,富人和穷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雄心!

  我们坐拥大富大贵的旅游资源家底,而旅游产业却最多是个小康水平,缺少的同样是雄心、是视野、是胸怀,是对资源的深度开发、对产品的精心打造!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不以“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标准去打造自己的旅游产业,就无法催生高端、深度的旅游精品;不以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去考量自己的竞争策略和产品体系,就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更无法产生理想的聚客效应。

  洛阳,绝不应是“蜻蜓点水”的观光之地,而应成为令人流连忘返的东方文化名都、休闲度假名城。

  我们要拿出“二次革命”的新视野,不再满足于历史遗存的得“地”独厚,不再陶醉于自然恩赐的得“天”独厚。

  我们要拿出“二次革命”的大智慧,让资源尽快成产品,让产品早日成精品。

  我们要拿出“二次革命”的真举措,变流水的客为流连的人,让匆忙的走成为从容的逛,把对景点景观的追逐变成对城市氛围的留恋,把“来了就想走”变为“来了不想走”,把“来过不再来”变为“来了还想来”。

  如此,洛阳旅游必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学界热议

  梳理整合资源 加快产品转化

  昨日,多位专家学者就“洛阳旅游,资源如何变产品?”发表看法。

  资源丰富 产品欠缺

  洛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道学肇始于此,儒学渊源于此,经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玄学形成于此,理学寻源于此。

  河南科技大学旅游管理系副教授仝红星说,洛阳的历史文化多埋在地下或写在书中,现实中很难看到。大遗址保护工程所提供的断壁残垣的零星碎片,除了少量专业人士和对历史感兴趣的人外,更多普通游客的需求难以满足。多年来,外地游客来洛阳,主要还是到龙门石窟、白马寺和关林,看过就走,丰厚的帝都文化、根文化、儒学文化等,无从感受。

  河南科技大学旅游管理系副教授王镜表示,洛阳在拥有世界级人文资源的同时,还拥有极为丰富和高品质的自然生态资源。洛阳目前有3个世界地质公园,是很多城市可望不可即的优质旅游资源。然而,洛阳在全国和全球的知名度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原因就在于,这些资源仍然停留在读、听、说的阶段,没有真正转化成旅游产品,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太少,自然缺少影响力。

  激活资源 推出产品

  “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市文史专家、千唐志斋博物馆原馆长赵跟喜说,一个缺少文化内涵的城市是苍白无力的,一个张扬文化个性的城市是风光无限的。眼下,洛阳不缺文化内涵,然而对文化个性的张扬却有些无力,表现在没有把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活化”,没有将其转化成广为“流通”的产品。

  “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提升旅游产业,我们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河南科技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延军说,一是游客来之前在想什么,二是到洛阳之后还能看到什么。游客来之前可以想到洛阳是“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到了之后,我们又能给他们提供哪些好看、好玩的项目和产品?“有资源,没产品”是我们目前的最大问题。当务之急,是把资源激活,项目建起来,产品打出去,使游客来洛前充满向往,到洛后流连忘返。

  梳理资源 加速转化

  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张纪认为,洛阳旅游资源丰富,要将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首先要对优势资源进行梳理选择。相对山水生态资源,洛阳的历史文化资源更具特点和优势,应在其中选择最独特、最能吸引游客的主题来做产品,充分发挥资源的比较优势。

  “可读性强,可视性差”是洛阳旅游发展的瓶颈。增加可视性,让游客感受资源魅力是我们该下工夫的地方,这需要更好的转化、包装、设计和宣传。张纪提出,可以利用“武则天”资源开发“武周游”线路,将武周时期的历史遗存串起来,再加上体验、演艺等内容,让游客对洛阳历史文化可视、可感、可玩,印象深刻。

  仝红星建议洛阳旅游走“体验”道路,发展圣地文化旅游。比如,在周公庙穿古服、行周礼、赏雅乐,在白马寺听讲禅、饮禅茶、品素食,在上清宫赏道乐、饮道茶、习道家健身养生术等,通过开发体验型旅游产品,让游客参与其中,产生心灵震撼;还可以围绕“丝路起点”做文章,建设集旅游观光、娱乐、休闲、体验等于一体的旅游园区,使之成为展示洛阳丝路文化的精品工程。

  本报记者 石蕴璞

  委局访谈

  以市场为导向 变资源为产品

  发展旅游,洛阳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山水自然资源,是洛阳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资本”。潜在的资源,如何才能变成可供消费的旅游产品?

  昨日,我市旅游、文物等有关部门人士,纷纷就此问题发表看法。

  我市旅游资源丰富

  发展旅游,洛阳资源丰富。市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刘红旗说,作为中华文明的原点,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洛阳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1500年的建都史,拥有举世闻名的五大都城遗址以及数不清的古建筑、古民居等。

  “洛阳的山水自然资源也毫不逊色。”刘红旗认为,“中国最美的地方”白云山、“北国第一洞”鸡冠洞、世界地质公园黛眉山以及伏牛山、龙潭大峡谷、木札岭、重渡沟等山水美景,无不引人入胜。

  “这些资源,既是洛阳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色,也是洛阳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资本’。”刘红旗说。

  大力开发潜在资源

  虽然坐拥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洛阳旅游产业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仍基本停留在传统的观光型阶段,龙门、白马寺、关林“老三篇”的带动作用越来越乏力,大量历史文化资源仍在“沉睡”,没能变成旅游产品。

  对此,市旅游局局长魏立峰坦言,虽然洛阳拥有许多文物古迹和名人典故,但却未能完全开发出来,仅仅还是潜在的资源,而不是产品,“有听头儿,没看头儿”,不能引来众多游客。有很多开发出来的产品,由于游客不能参与体验,也只是“资源变资源”,顶多算“半拉子”工程。

  魏立峰认为,旅游业既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人民满意的服务业”,要让洛阳“有听头儿,更有看头儿”,必须大力开发这些潜在的资源;同时,还要持续完善、提升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如标志系统、信息查询系统等。

  下工夫让资源变产品

  那么,旅游资源如何才能变成产品呢?

  “对于沉睡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关键是要让游客看得见、能消费、成产业。”市文物管理局局长刘德胜表示,为解决历史文化资源“有听头儿,没看头儿”难题,第一,要搞好大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让游客“看得见”;第二,要进行深度的文化挖掘,变文化资源为能消费的产品,让游客“能消费”;第三,将分散的文物点连成线、织成片,“全方位诠释深厚的河洛文化内涵,让游客觉得没有白来”。

  “让资源变成产品,必须树立两个理念。”魏立峰说,一是市场的理念,必须围绕市场需求开发、设计产品,同时也要围绕旅游服务功能的完善,开发、设计产品;二是服务游客的理念,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方便游客旅游。“只有充分考虑到游客的需求,才能为游客所接受”。

  魏立峰表示,开发一项旅游产品时,必须以市场、以游客的需求为导向,进行市场调查;市民也应树立为旅游、为游客服务的理念,形成人人关注旅游、服务旅游的良好社会氛围。

  市旅游局副局长林基建也建议,旅游资源要变成旅游产品,必须重视对外营销,加大对旅游产品的营销力度,只有让游客熟知、接受了这一旅游产品,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洛。

  本报记者 姜春晖

  “如果您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欢迎您登录洛阳网洛阳社区,进入《洛阳,离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还有多远?》跟帖;您还可拨打66778866表达;您若来信,请寄送至开元大道218号报业大厦20楼大厅29号位,信封上注明“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大讨论”字样。

  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关乎洛阳的发展,关乎洛阳的未来!请发出您的声音,我们真诚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