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锋
一部或一篇小说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塑造、语言的运用以外,地域色彩的挖掘和描绘也是不可忽视的。
记得一位文学家说过,越是有地方色彩的文学作品,越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当年《静静的顿河》获得成功,就在于它多角度描写了顿河地区哥萨克人多彩多姿的生活,极富乡土色彩。《边城》享有极高赞誉,在于作者详尽地描绘了湘西地区独特绮丽的风光。
洛阳小小说名家庄学先生是深悟此道的。他的小说集《左为上,右为上》在这方面给我们以有力印证和有益启示。在这本书里,地域色彩的描绘和渲染,始终贯穿在故事的叙写中。环境的描绘、情节的叙述、人物的对话,无不充满浓厚的豫西地方色彩,特别是以“夹河滩”为故事发生地的一组农村题材文章,更能鲜明地体现这一特色。
《翟镇街往事三题》中写道:“翟镇街不算大,一条街被官道横贯东西,街中心就是十字路口,街市热闹,炊烟飘逸,招幌悠然。李家的李记煎饼店,陈家的家常杂货店,孙家的香满街小饭馆……依次铺陈开来。官道上跑郑州上洛阳的人来人往,一溜儿尘烟终日不绝。”短短数语,一个旧时豫西小乡镇的环境风貌活脱脱地展现了出来,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
再如《一辈子的收获》中对人物的介绍:“春儿是夹河滩的女孩儿。伊洛河水滋润得春儿的皮肤细腻白嫩,如初点成的豆腐吹弹得破,脸如皓月,发如乌漆,引得夹河滩的小伙子们情不自禁地围着她转。”在这里,作者恰当地运用了“滋润”、“细腻白嫩”、“
如初点成的豆腐吹弹得破”、“情不自禁地围着她转”等几句话,十分生动地勾勒出一个豫西少女的可爱形象。
方言和俚语,更能体现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一个成熟的作家,往往注重方言和俚语的提炼和应用。庄学先生在这方面,也给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
“黑得滋腻”、“高家庄的脸疙瘩着”、“女人有福,带钱满屋”、“像那边老鳖孙一样发财”、“红袄绿裤,家长里短”、“两家的好只是馒头上的皮——外面光展里面都是窟窿眼”、“你煮熟的鸭子也会扑棱棱飞了”、“在咱夹河滩是蝎子放屁——独一份哩”……诸如此类语言,在这本书里俯拾皆是。而这些方言俚语,都是经过作者用心收集并加以认真提炼的,读起来朗朗上口,浅显易懂,不乏诙谐幽默,彰显了地域色彩,为文章增色许多。
俄国作家契诃夫曾说,如果这个作者没有自己的“笔调”,那他绝不会成为作家。我所理解的“笔调”,恰是作品的语言特色。庄学先生以他独特的地域语言特色,赢得了作品的成功,也赢得了读者对他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