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快餐店的恐怖流言(下)
人为改造基因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一方面,短期之内的基因巨变将使个体无法存活;另一方面,以现在的技术,做不到这么精确完美的定点改造。如果有人真的成功创造了多个翅膀多条腿的个体,还让这种特征稳定遗传并形成养殖规模……如此重大的研究成果早就轰动整个科学界了,怎会落得在网上被人骂奸商的下场。
如果硬要找到一种可能性,从胚胎早期移植入手,从理论上说不是不可能。鸡的胚胎发育到3天左右,小鸡的分化就开始有了雏形,萌生出翼芽、腿芽(即未来的翅膀和腿),头部也基本显现出来。这时是移植的好时机:太早,看不出雏形,无法有针对性地移植想要的部位;太迟,四肢的内部结构包括骨骼神经等系统已经逐渐成形,移植就困难多了。
不过,即使把握好了时机,技术与取材上的难点依旧摆在面前。
3天左右的鸡胚胎仅仅约8毫米长,翼芽与腿芽则只有1毫米长1毫米宽。芽体很小,却包含保证翅、腿正常发育的重要部位(芽端的顶端表皮嵴和芽下部的极化活性区),有一点缺损都可能导致畸形。这样一项精密的“移植手术”确实在理论上提供了可能性,但将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且实际操作中会遇到更多问题,比如移植部位的骨骼连接、神经连接等等。
想要取得移植用的翅、腿也是件麻烦事。较理想的方法是诱导胚胎干细胞,这种细胞是处于原始状态、没有分化成特异组织器官的细胞,它意味着适当条件诱导之后的众多可能性,全能的特点让它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自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干细胞在预防治疗疾病、器官移植等方面的研究,不过,到目前为止,这项技术还达不到克隆整个器官或部位(比如翅膀)再植入个体的水平,只是以细胞移植为主要手段,并且仍不成熟。
综上可见,现在的技术水平其实很难造出多翅、多腿鸡这样的个体。这些大大提高成本还无法保证成功的方法,相信注重效益的商家是不会采用的。
其实,凡是对目前的生物研究有一定了解的人,都会觉得这个谣言太滑稽,编造的人异想天开到罔顾事实的程度。即使对生物知识知之甚少,细心分辨也能发现,这些多翅、多腿鸡图片,多出的部位形状基本是一模一样的,修图痕迹明显。除了这些用电脑处理过的图片,再无更多证据证明这种鸡的存在,这条谣言的可信度可见是很低的。
结论:谣言粉碎。无毛鸡确实存在。达到食品卫生标准的无毛鸡与其他鸡一样安全,都可放心食用。而多翅、多腿鸡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以现在的技术水平还难以打造出这样的生物,更不用说大规模养殖并用作快餐原料了。
13 清华曾被称作“赔款大学”
在中国,无论对官员学者,还是对车夫小贩,清华都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在它的早年,它是国运衰败中的希望,是一个梦想。如果说圣彼得堡起源于一顶帐篷,清华大学的起源,就是工字厅。彼得大帝坐在帐篷里开拓了一座俄国名城,清华大学从工字厅开始,奋斗成中华名校。
清华工字厅,它的大小房间有多少,不容易说清楚。如果从天上看,它的主体,是一条竖着的游廊,前后两排横着的房子连接在了一起,组成一个“工”字,所以人们称它为“工字厅”。1909年夏天,清朝外交部在这里设置“游美学务处”,向美国派遣留学生。就在这年深秋,47位少年远渡重洋,后来,工字厅扩展成赫赫有名的清华大学。
工字厅西行一公里,是圆明园。清朝六代皇帝曾在那里生活。
200多年前,乾隆圣驾君临,转道工字厅后厦,发现这里水波荡漾,绿树点点,簇拥着古屋。这不禁让他想起东晋诗人谢叔源的诗句“水木湛清华”,于是,他提起御笔,题写了“水木清华”四字。
后来,道光皇帝把工字厅以西,赐给四儿子咸丰,取名“近春园”,工字厅赐给了五儿子奕誴。等咸丰做了皇帝,他便借用乾隆爷的题词,把弟弟的工字厅命名为“清华园”。但咸丰兄弟都没想到,后来英法联军竟然兵临城下。1860年,英国驻华全权特使额尔金下令,焚毁圆明园,迫使清朝低头。浓烟飘向京城,仿佛黑云压城,整个天空看起来,很像是持续很长时间的日全食。
大火一直烧过近春园,接近清华园时,渐渐熄灭。于是,清华园躲过一劫,它依然是乾隆笔下的“水木清华”。
20世纪的第一年,洋人们护卫驻华使馆,组成“八国使馆卫队”,打进北京。惇勤亲王的两个儿子载漪和载濂气不过,便把义和团招进清华园,设坛举事。事后,一个被撤职查办,一个发配新疆。惇勤亲王留下的清华园,也被慈禧没收,陷入荒芜。
1909年,630名青年,走进史家胡同深深的巷子,参加留美庚款考试,其中47人脱颖而出,成为第一批清华留美学生。后来成为清华唯一的终身校长的梅贻琦,也在其中。那时,他风华正茂,只有21岁。
对于老罗斯福总统退款办学,清华早期毕业生梁实秋评价说:“意思是好的,但带着深刻的国耻。”有很长一段时间,清华被称作“赔款大学”。用着本不该给但不得不给最后又被人家退回来的赔款去美国读书,这种复杂的心理,无法说得清。或许也就是因为说不清,早期留美学生大多沉默寡言,把复杂的心事化作苦读,成为各个领域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