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突围之路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他山石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5 月 29 日 星期    【打印】  
本期话题:历史文化,如何“扛鼎”洛阳旅游?
他山石
  民俗文化成为“老成都底片,新成都客厅”。

  (资料图片)

  在小巷里做文章,让游客“做一天扬州人”。

  (资料图片)

  外埠亮点

  苏州 文旅融合 活力无限

  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2500多年的发展历程赋予了苏州厚重的历史文化。苏州既有园林之美、山水之胜,又有隽永的文化,这一切使之名扬中外。

  近年,苏州市推行“文化旅游化、旅游文化化”的发展方式,将文化元素与旅游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业态、旅游业态,不仅使文化产业找到了新市场、获得了新发展,而且为旅游业增加了新内涵,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积极探索文旅融合

  多年来,苏州始终在追求和探寻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无论是产品线路包装策划,还是旅游形象和城市形象的宣传推介,都围绕文化这一主题进行创意和设计,努力在文旅结合中,推动旅游业实现跨越。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和山塘历史街区、环古城河夜游等经典旅游产品,平江府书香世家酒店等旅游设施,由于注重挖掘与整合文化资源,如今已成为古城文化旅游的热点。苏州通过着力打造并提升古城文化深度游,推动了古城旅游集聚区发展。

  通过着力打造并提升太湖生态休闲文化游,苏州推动了环太湖旅游集聚区发展,开发了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苏州最美的山村——旺山景区,太湖最具文化体验乐趣的陆巷、明月湾等古村落。

  除此之外,通过着力打造并提升新城浪漫时尚文化游,苏州推动了环金鸡湖与阳澄湖集聚区的发展,成功打造了全国首个商务旅游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以及莲花岛、美人腿湿地、浅水湾美食区、巴城美食街等旅游产品,打响了阳澄湖美食游、环金鸡湖现代休闲游等品牌。

  经过文旅融合的积极探索,苏州市旅游业实现了从以观光旅游为主向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旅游为重点、社会特色旅游为补充的转变,以旅兴文、以旅承文、文旅互动并进的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

  大力发展深度体验游

  苏州文化底蕴深厚,深度旅游资源丰富。近年,苏州通过古城、环金鸡湖与阳澄湖、环太湖、沿江四大旅游板块与乡村旅游、水上旅游、度假区等集聚区建设,有效拓展了原有优势旅游产品的内容,做深、做精、做新、做细旅游精品。

  相对于不少旅游城市“铺摊子”的粗放开发模式,苏州市旅游业更注重围绕市场,对自身宝贵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梳理,打造深度体验游,让游客以轻松的方式充分体验苏州旅游的新变化,更好地接受苏州文化旅游新品并获得享受,从而有效延长停留时间,拉动苏州旅游消费。

  苏州旅游开始关注游客体验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苏州入境游开始升温,境外游客来苏州大多是为了体验原汁原味的“中国风”生活。为充分满足外国游客需求,苏州开发了周庄古镇游、“寒山寺听钟声”等品牌,这些旅游品牌持续火暴至今。

  文旅互动创新格局

  如今,苏州已成功打造了全国唯一的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围绕金鸡湖商务旅游核心区,合理安排了5大功能区:以时代广场等为核心的时尚购物区,以环金鸡湖景观等为核心的中央水景区,以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和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等为核心的文化会展区,以湖西湖滨木栈道等为核心的城市观光区,以李公堤等为核心的风情美食区。各功能区既各展其长、服务功能上有所错位,又有机统一,在旅游服务功能上实现互补,形成现代商务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推动了整个区域的现代服务业转型。

  苏州下辖的常熟市,在发展旅游时充分利用并融合工农业基础优势,成功打造了6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和江苏省首个4A级购物旅游点,与传统山水文化旅游互补。下辖的昆山市通过建设新项目、增添新体验、启动新市场,使周庄、千灯、锦溪等古镇文化旅游焕发新活力,古镇特色文化旅游集聚的优势愈发显现。吴江市、吴中区和高新区,整合生态山水文化、古村历史文化、美食养生文化、运动休闲文化以及新型的温泉特色资源等,打造中高端休闲度假产品,使苏州环太湖地区加速向长三角最富文化体验乐趣的休闲度假游目的地转型升级。

  苏州的实践证明,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一旦找到与旅游的契合点,采取融合创新发展的方式,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就爆发出强劲的活力,形成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一旦区域优势资源围绕文旅融合发展的需要进行整合,就能打造成一处处文化旅游精品,积聚成城市旅游、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本报记者 戚帅华

 

  取经感悟

  成都 坚持四态融合理念 打造文化旅游精品

  扼守青藏门户的成都,历来是中国文化旅游名城。2300多年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遗存,为这里留下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杜甫草堂、武侯祠、都江堰、青城山、望江楼、青羊宫、文殊坊、浣花溪……像颗颗闪亮的珍珠,把成都点缀得妩媚动人。

  河南科技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延军说,近年来,为了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成都充分发挥文化和历史优势,将旅游、文化和历史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

  锦里:“成都版清明上河图”

  高延军说,号称“西蜀第一街”的锦里,位于武侯祠东邻,是西蜀历史上最具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自2001年起,成都市政府用3年的时间,把锦里建设成了一条集中展示巴蜀民风民俗和三国蜀汉文化的民俗风情街。如今的锦里,是原遗址区域的浓缩,为明清川西古镇建筑风格。

  这条由武侯祠博物馆斥巨资打造的街区,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全长350米的街上,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等,充分展现了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吃:以麻辣为特点的四川小吃有近千种,其中有代表性的300余种,这条街上都能一一品尝得到;喝:成都人以休闲著称,10元钱甚至5元钱一壶的茶,可以从早喝到晚,便宜的价格和浓郁的情趣,吸引了成批的外地客人来此落座;玩:为满足成都市民和外地游客对特色休闲生活的追求,锦里在街区内按照中国传统节日举行具有鲜明民俗特色的主题活动;乐:诸如体验夜晚打更,体验花轿、滑竿等传统交通工具等多种古韵十足的特色项目,让锦里重现昔日川西古镇生活原貌。

  宽窄巷子:老成都底片 新成都客厅

  如果说锦里代表了四川的民俗文化,那么宽窄巷子则承载着一座繁华“少城”(少城,又称满城,位于成都城区西部,是清朝时朝廷为八旗兵及其家属专门修建的“城中城”)的温暖记忆。宽窄巷子是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宽、窄、井三条平行的老巷,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的遗存。

  2003年,成都市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主体改造工程立项,该区域在保护老成都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形成以旅游、休闲为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巴蜀文化氛围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并最终打造成具有“老成都底片,新成都客厅”内涵的“天府少城”。

  宽窄巷子,保留了街边的一把竹椅、一杯盖碗茶的成都市井风情,还新增加了咖啡馆、酒吧、西餐厅、私房菜馆、会所、艺术沙龙等业态。几十个老院落虽然变成了私房菜、咖啡馆、酒吧等,但院子里的老建筑安然无恙,连庭院中的老树都毫发未损。宽窄巷子更令人着迷的是它的文化范儿,随便走出一位“店家”,可能就是雕塑、国画或者民俗文化研究的大家。

  传承历史文化一以贯之

  近年来,成都按照“大旅游带动大产业”、“跳出旅游做旅游”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为导向,以文化为引领、以创意为核心,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一方面,最大限度整合并深入挖掘区域特色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坚持把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放在首位,坚持文态、形态、业态、生态四态有机融合的产品理念,打造能最大限度彰显成都历史文化魅力的文化旅游精品;另一方面,成都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创新文化旅游国际营销方式,提升成都文化旅游的国际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

  锦里、宽窄巷子、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一批依托历史文化遗存而诞生的新历史文化景观,纷纷在成都出现。在城市建设中,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是成都一以贯之的城市发展理念。

  本报记者 戚帅华

 

  业内推介

  扬州  打造文化旅游套餐 吸引游客消费体验

  市旅行社行业协会副会长刘保东:

  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历史悠久的运河文化、无可比拟的通史性文化、蜚声中外的生态文化。

  近年,扬州通过修复一批历史文化古迹和人文景观,建设传统技艺展示游览区,让古老园林散发文化韵味,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城市形象和文化旅游优势。

  让古老园林散发浓郁文化气息

  扬州市区有14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30多处私家住宅园林,为扬州发展旅游业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为了让古老的园林和其他文化资源发挥出经济和社会效益,该市启动“历史文化名城解读工程”,通过设立标志牌、恢复匾额、安置勒石等手段,让游客了解古城的文化内涵与底蕴。

  位于老城区地官街的“汪氏小苑”为清末盐商的私家住宅,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存有清代和近代书画家、篆刻家题写的众多匾额、石额、楹联以及精美的木雕、砖雕作品。该市迁出占用该宅的制花厂,对其进行了修复整理,作为“清末民初扬州盐商住宅陈列馆”对外开放,成为扬州一知名景点。

  被扬州老百姓称为“九十九间半”的清代吴道台宅第建于1904年,由宅主从浙江请设计施工人员,仿造宁绍台道衙署,结合扬州建筑风格建设而成,是扬州仅有的一处浙派建筑群。该市在修复中以宁波式建筑风格为主,局部采用扬州传统建筑手法,原汁原味地再现吴道台宅第的本来面目。同时,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了全国首家“院士博物馆”。

  而对国内外闻名的“扬州八怪”纪念馆,该市扩建了隋宫铁镬、南柯古槐、保大经栋、莲池映月、竹泉幽境、鹤池窥冰、宋代银杏、翠影补壁等“东园十景”,重点新建了“八怪书画碑刻”和“五代经幢”,充分展示了“八怪”艺术的精髓。

  以主题文化为主线打造旅游线路

  近年,扬州旅游部门立足本地文化资源,推出了“淮扬美食修学旅游线”、“宗教文化旅游线”、“古运河水乡文化旅游线”等一批主打文化牌的旅游线路。

  “淮扬美食修学旅游线”以向扬州名厨学习烹制淮扬菜、学做扬州炒饭等特色项目为卖点,游客不仅能游览扬州名胜古迹,还能品尝到大明寺的素斋、扬州红楼宴等。“宗教文化旅游线”的服务对象是对宗教文化感兴趣的游客。而“古运河水乡文化旅游线”则包括了瓜洲古渡、高邮湖生态旅游区、江都邵伯湖景区等古运河沿岸的著名景点,把扬州的水文化纳入旅游的范畴中。

  扬州的明清古城区有500多条小巷,巷连巷、巷通巷、大巷套小巷,浓缩了扬州民俗风情、人文建筑的精髓。扬州在做好古城保护文章的同时,以“做一天扬州人”为主题,开通了“古巷风情游”游览线。游客坐上黄包车或步行,就能体验到别具一格的小巷风情。

  让游客体验、消费传统文化

  扬州还推出了文化旅游套餐,让游客一边欣赏瘦西湖、平山堂等扬州美景,一边品味扬剧、扬州评话等扬州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的展示与旅游结合起来,使二者相得益彰。

  国家级风景区瘦西湖公园,成了展示特色文化的大舞台,各种地方曲艺纷纷进园一展风姿,水上扬剧表演已经成了瘦西湖旅游的特色项目。在扬州日月明大茶馆,除了为客人表演扬剧外,经营者还向游客提供清曲、评话、茶道表演等具有扬州特色的演出。

  扬州的传统工艺品有几十种之多,扬州漆器、玉器都有上千年的历史,扬州剪纸、扬州通草、扬州“八刻”等,都已列入江苏传统工艺保护的范畴。为让游客了解这些传统工艺,扬州建立了一个专业性的工艺美术馆,融观赏、表演、购物、休闲为一体,让来扬州旅游的游客,赏古老文化,逛古玩市场,看八怪书画,购扬州漆器。

  本报记者 戚帅华

  “如果您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欢迎您登录洛阳网洛阳社区,进入《洛阳,离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还有多远?》跟帖;您还可拨打66778866表达;您若来信,请寄送至开元大道218号报业大厦20楼大厅29号位,信封上注明“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大讨论”字样。

  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关乎洛阳的发展,关乎洛阳的未来!请发出您的声音,我们真诚期待着。”